...由于近代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经验不断丰富,治疗方法渐趋多样化,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的方剂学也随之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方剂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大型方书的继续整理和编纂单方、验方、秘方的汇编整理工作更为突出。不少医家在...
...《近代木刻选集》附记〔1〕 本集中的十二幅木刻,都是从英国的《The Bookman》,《The Studio》,《The Wood-cut of To-day》(Edited by G.Holme)〔2〕中选取的,这里也一并摘录几句解说...
...有一定影响。 恽铁樵,名树钰,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1878年出生于父亲恽磨照的任地福建省台州。5岁丧父,11岁丧母,由同族亲戚携挈,与异母兄长回到祖籍、近代名中医的摇蓝??江苏省武进县。 聪颖异常的恽铁樵,由于家道贫寒、兄嫂遇薄,更立志...
...内科学直到19世纪末期,西医内科在认识和治疗疾病方面仍无大的进步,因为西医依靠的工具,如抗生素、细菌学、X光等尚未被发明或发现。这种情况进人20世纪后才有改变。在我国近代内科主要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占相当高的比例,此外,与营养不良...
...1844年)完成《神农本草经》重辑本四卷。《神农本草经》的注释和阐发近代对《本草经》的汇纂、注释和阐发有较大进展,其中以仲昂庭、沉其煜、蔡陆仙等人的著作较为突出。蔡陆仙,于l937年编成《中国医学汇海》。书中分为经、史、论说、药物、方剂、针灸...
...摘要:脏腑辨证之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明清时期脏腑辨证之说似乎少有医家提倡,但脏腑辨证之法却被广泛地应用。其面貌特点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脏腑辨证与多种辨证方法相融互参,成为多种辨证方法的基础。2对肾、命门、脾胃、肺、肝等病机认识...
...我国近代西医学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近代西医学在我国发展的轨迹。我国出版的近代西医学书籍,最初以来华外国传教医师的译述为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赴日留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西医药学书籍的翻译和...
...难以饮咽,便请他诊治。他认为病根在肝,已呈现病入膏肓之态,非药可及。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经过病理检查,果然死于肝癌,其脉诊之精准受人称赞。 孔伯华(公元1884-1955年),是我国近代一位具民族气节的医学家,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曾与萧...
...#e# 近代名医治疗温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思路清晰,方药精炼,使之临证,每起沉疴。若将这些宝贵经验用于非典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今采撷数位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医家经验,阐述于后,供同道参考。 张锡纯(1860~1933年)...
...郭昆山的《痘证慈航》,1885年武荣纶的《牛痘新书》等。4、与传统温病理论持不同观点的论述在近代的100多年中,温病学从颠峰时期到开始有人对它提出怀疑,医学家们对温病学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争论,这在学术上是值得称道的。只有这样一门学科才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