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全身症状较重,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症。如果所患是胃肠性感冒,病人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西医目前对感冒没有特效药,一般只是对症治疗。 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
...”范畴。肝癌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端。临证须辨明其虚实寒热,标本缓急,因为其决定着选方遣药。“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总体仍基于”,“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辨证还要辨清局部与...
...本文阐述了对重症肌无力的辨证分型,把本病分为脾胃虚弱型和肝肾阴虚型,并对证治疗。 一、辩证分型 1.脾胃虚弱症状: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
...汗证除绝汗外,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良好。绝汗乃重危之证,为生命垂危,阴阳离决的一种表现,应采取紧急措施,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方用王氏连朴饮加减。药用黄连、栀子、半夏、厚朴、石菖蒲、芦根、滑石、鲜荷叶、薏苡仁、陈皮、建曲、甘草等。 脾虚湿滞型:证见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
...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
...气温益甚,腠理不密,卫阳失固,阴津外泄,发而为病。二、阴虚盗汗 营阴素虚,复因产时失血伤津,营阴益虚,浮阳不敛,迫汗外泄,发而为病。【辨证施治】本病临证虽为虚证,然有气虚、阴虚之别,属气虚者,治以益气固表;属阴虚者,治以养阴潜阳。一、气虚自汗...
...出发,有助于对疾病的认识。由于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这一分型治疗的形式几乎被取代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在中医学论著中多将一病分成若干固定证型、列举症状、标明治法、规定方剂。这对于初学中医者可作为入门的藩篱,近年来对于中医科研课题设计的标准和规范亦每...
...,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显示Hp的感染与溃疡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密切关系。表1 溃疡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证型n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郁热证125110(88.0)a13(10.4)a2(1.60)a虚寒证212132(62.3)43(...
...中医常用的治法较多,除了辨证立法,选用内服的方药之外,还有针灸、刮痧、贴敷、熏洗、割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现论述按辨证论治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及施护。 汗法: 汗法,亦称解表法。即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表邪随汗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