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膀胱经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所在。 7外踝——腓骨下端的突出处。 8京骨——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即第五蹠骨粗隆。又为名。 【语译】 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43.html

太阳膀胱经_《子午流注针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膀胱经膀胱脉起于目内 至小指外侧注肾经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以巅(百会也),至耳上角。其直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会于后阴,下贯臀,入 中(...

http://qihuangzhishu.com/931/13.htm

足少阴肾经左右五十四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气府论云.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次注.少阴舌下二.在人迎前陷中.动脉前是曰舌本.左右二也.急脉在阴髦中阴上两旁.经别篇云.少阴之正.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

http://qihuangzhishu.com/912/65.htm

太阳膀胱经_《重楼玉钥》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终于至阴.六十三.今取五.睛明一名泪乳 在目内 外一分宛宛中.气府论注曰.手足太阳阳明阴阳跷五脉之会.刺一分.留六呼.灸三壮.甲乙经曰.刺六分.一曰禁灸.主治目痛视不明.见风泪出. 肉攀睛.白翳 痒疳眼头痛目眩.治雀目者.可久留...

http://qihuangzhishu.com/866/156.htm

太阳膀胱经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应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太阳膀胱经从头走,长八尺,左右共一丈六尺,一百二十六。睛明二在目内 五脉之会 攒竹二一名员柱一名始光一名光明在眉头陷中 曲差二挟神庭旁一寸五分入发际 五处二挟上星旁一寸五分 承光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204-10.html

太阳膀胱经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循行部位: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直至巅顶交会于督脉的百会穴。2.分支巅顶部的分支:从巅顶百会穴分出至耳上角。巅顶向后直行分支:从巅顶下行至脑户入颅内络脑,复返出来下行项后天柱。下分为两支:其一,沿...

http://qihuangzhishu.com/44/66.htm

太阳膀胱经_《类经图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能握物,中风口眼 斜,牵连不已,角弓反张,眼目盲视,口噤不开,语言蹇涩,腰脊肩背疼痛,头项强痛,不得回顾,腰痛起止艰难,手足背生毒,臂背生毒。以上二十余证,先以申脉主治,后随证加各分治之。金门一名关梁外踝下一寸。太阳 ,阳维...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tuyi/641-12-1.html

太阳膀胱经图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膀胱经攒竹一名始元,一名元柱,一名光明 在两眉头少陷宛宛中。针三分,炙三壮。《明堂》用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眼目大明。又宜刺三分出血。【主治】目视KT KT ,泪出目眩,瞳子痒,眼中赤痛及睑 动不卧。曲差 在神庭旁...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20-7.html

三阳经总名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临泣丘墟 悬钟 阳辅 光明 外丘 阳交 阳陵泉 阳关 中渎 环跳 风市太阳膀胱经,行股后十九左右小指外侧端,行三阳之后∶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金门 申脉 仆参 昆仑 跗阳 飞扬 承山 承筋 合阳 委中 委阳 浮 殷门 ...

http://qihuangzhishu.com/772/51.htm

太阳膀胱经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膀胱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鼻衄,头痛,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小趾麻木不用,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病机分析: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恶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46.html

共找到354,7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