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述走方医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经”,宋代《圣济总录》有“符禁门”。但其起源更早,属于巫医一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382.htm

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整个清代,虽然难以找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杰作,但也异常繁荣,至少在本草著作的数量上空前多,种类空前丰富。(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在医学史上,但凡一部伟大著作产生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产生众多的后续性著作。在《本草纲目》众多后续性著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4.htm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的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药物学整个清代,虽然难以找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杰作,但也异常繁荣,至少在本草著作的数量上空前多,种类空前丰富。(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在医学史上,但凡一部伟大著作产生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产生众多的后续性著作。在《本草纲目》众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5.html

木蝴蝶_《本草害利》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害〕气味淡薄,与病无害。〔利〕治肝气,诸书不载,近多用之。盖取木喜疏,蝴蝶善动之意尔。〔修治〕形如皂荚,里多白瓤,剖开取出,如蝴蝶状。每张有子一粒,又名千张纸,钱塘赵学敏,己采入本草纲目拾遗。...

http://qihuangzhishu.com/775/100.htm

顶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顶”。顶药多吐。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腻粉有二种:一为汞粉,一为铅粉,均有毒,以不用为宜。《圣济总录》的“稀涎散“,即用皂荚、白矾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ing-2499.html

截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说“截”是“绝”的意思,即使疾病停止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疟,用白金丸(郁金、明矾为末,作丸)治痫症。外冶方如点痣药,用鲜威灵仙煎浓汁,淋入桑柴灰,风化石灰内,熬成稀膏,点痣上,有腐蚀痣的作用。但血痣忌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e-2542.html

天津研究成功中晚期胃癌新疗法_【中医宝典】

...71岁的赵学敏四年前被诊断为胃腺癌,而且肿瘤已经穿透了胃壁。天津市肿瘤医院为他进行了胃癌根治手术后,把吸附在活性碳上的抗癌药物丝裂霉素置入他的腹腔。抗癌药物有效地控制了癌细胞的转移,而且毒副作用很小。到目前赵学敏还健康地活着。 胃癌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231.html

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种治法。民间行医的走方医将药性下行的药物称为串药,使用患药的治疗方法叫串。串药多具有泻下作用。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清·赵学敏《串雅内编》、《串雅外编》汇集了走方医的医术方药,并以“串”为书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28.htm

《本草纲目》题解_医学古籍_【文学360】

...证类本草》为资料主体增删考订而成的。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药物学家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用意在拾遗补正《本草纲目》,其中新增716种药材,补充161种药物内容,纠举错误34条。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49.html

顶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顶指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顶”。 【顶】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顶”。顶药多吐。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腻粉有二种:一为汞粉,一为铅粉,均有毒,以不用为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35.html

共找到744,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