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萍_三、经期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经期证是指月经前后出现的各种证,是除了痛经、腰酸等妇科情况以外的全身各种症状。在历代文献中,本证记载不多,现在研究的也颇少。根据临床体会及文献所见,对经期证进行了归纳探讨。1.对经期证作了详细的证归类。经期证包括了全身各系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huiping/490-4-3.html

_《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饮者,皆由荣卫气痞涩,三焦不调,而因饮水多,停积而成痰饮。其为病也,或两胁胀满,或心胸烦闷,或眼暗口干,或呕逆短气,诸候非一,故云诸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行左之右之侧卧,闭目,气不息十二通,...

http://qihuangzhishu.com/623/659.htm

巢元方的《病源候论》是一部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的专着_【中医宝典】

...叮嘱他用杏酪五味并佐以羊肉,一天吃几枚,可使疾病不复发。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巢元方奉皇帝命令主持编撰了《病源候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的专著,并对隋以后两代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68.html

经断前后证_【中医宝典】

...经断前后证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证”,又称“经绝前后证”。这些证候常参差出现,发作次数和时间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17.html

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年份:公元614年 序 卷之一 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一、中风 二、风候 三、风口噤 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index.html

虚劳骨蒸_《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二玉房蒸,男则遗沥漏精,女则月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髓蒸,髓沸热;五骨蒸,齿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发焦;八脉蒸,脉不调;九肝蒸,眼黑;十心蒸,舌干;十一脾蒸,唇焦;十二肺蒸,鼻干;十三肾蒸,两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胆蒸...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07.htm

_《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

http://qihuangzhishu.com/623/653.htm

王辉萍_经期证源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89年1期36~39页摘要:经期证是指月经前所出现的各种证,是除了痛经、腰酸等妇科情况以外的全身各种症状,在历代文献中,对本症的记载甚少,更没有独立的篇章,汉·张机的《伤寒杂病论》中,有“热入血室”,首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huiping/490-9-1.html

黄疸二十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见《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黄疸、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行黄、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风黄候、因黄发血、因黄发痢、因黄发痔、因黄发癖、因黄发病后小便涩兼石淋、因黄发吐、黄疸、酒...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0.htm

虚证_《太平惠民和剂局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附痼冷)论虚不足 皆因肾气虚惫,下元积冷,腰背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无光,精神不爽,唇口干燥,眼暗耳鸣,小便滑数,夜多异梦,盗汗失精,不思饮食,日渐羸瘦,可与菟丝子丸、安肾丸、八味丸、无比山药丸、黄耆建中汤、茴香丸。脾胃虚弱者,兼服壮...

http://qihuangzhishu.com/635/898.htm

共找到80,9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