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生队伍。医缓、医和、扁鹊及其弟子子阳、子豹等都是当时著名职业医生,公元前6~5世纪秦国还有了专门宫廷医疗机构,并设有“太医令”这一官职。同时,专门医学著作也陆续问世,如长桑君授与扁鹊禁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足臂...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htm

思想风俗与医事活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吕氏春秋淮南子,表现出道家与医学密切联系。淮南子中对养生导引、炼丹、药物等多有研究,道家思想周易参同契出现了又一个嬗变,更将研究目标放在医药和人体深层文化问题上。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医药文化发展同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5.htm

辽夏金元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述诸书中这方面理论,他在医学启源一书中详述各脏腑天人相应关系、表里关系,并按“不及”、“太过”、“实”、“虚”、“寒”、“热”几大证候类型,描述各脏腑疾病主要症状、脉象,提出五脏用药原则或寒热补泻方药例。张元素重视脏腑辨证治疗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4.html

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与易水学派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胃气)”意义,从而对后世医家,尤其对其传人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及其子张壁医学创新思想和“易水学派”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所倡导主要学术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倡脏腑辨证学说。张元素受内经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7.htm

试论尊古主义在当代中医发展中的新表现_【中医宝典】

...尚判断不明时,中医医籍经典“古已有之”优越性教育,无形中会增加他们对祖先“崇拜”感,在对祖国医学自豪感下不知不觉中便培养了他们尊古思想,无形中又诞生了一批批思维古典化“新”中医。中医古籍读得越多,越感觉古人睿智,古人聪明!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2.html

医学哲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学说简单化贴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医学发展。进入六十年代,随着学习毛泽东思想开展,医学界也掀起了学习矛盾论实践论高潮,从1964年7月到1965年11月,健康报展开了“正确诊断治疗从哪里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7.htm

中医学思想原则——和_【中医宝典】

...但其涵义却非我们所理解平衡,其中言“平”,素问91次,灵枢40次,其所述之“平”涉及治疗法度及制方原则。平涵义包括和平、平调、正常等,大多皆非平衡。对于“衡”,素问只提到5次,灵枢1次,而均非“平衡”之义。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8.html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遗产。 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祖国医学对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针灸、治疗等各方页见解,对临床实践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确立了祖国医学指导思想和治疗原则。同时,也涉及到当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汪机医学文化背景与学术价值_【中医宝典】

...将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比作卫气和营气,据李东垣黄芪)苦寒之剂加猪胆汁治之,以达到祛除工焦温热进而扶正培元目的,这是对补法灵活运用。 汪机培元固本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医学治疗特征。中西医学区别,从本体论上说,中医是元气论,西医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23.html

大便下血证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俾即原方多服数剂,下血病当可除根。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67.html

共找到1,089,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