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有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患者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它时间不能诊脉。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患者休息片刻,...

http://qihuangzhishu.com/92/26.htm

诊脉大法_《医学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身十二经脉,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气统于先,血附于内,流行还转,昼夜不停。而医家诊脉,以左右两手,分寸、关、尺三部,医以三指候之,以医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脉。其脉应指而动,一动谓之一至,一呼一吸之间,其脉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数不迟,...

http://qihuangzhishu.com/858/46.htm

《内经》脉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而进行的。 “脉”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气”,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诊是《内经》介绍给后A的,后世的脉完全是诊脉动的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缪希雍医案-诊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太学顾仲恭,遭乃正(正妻)之变,复患病在床,延一医者诊视,惊讶而出,语其所亲云:仲恭病已不起,只在旦晚就木,可速备后事。仲恭闻知,忧疑殊甚。举家惶惶,计无所出,来请余诊脉。按其左手三部平和,右手尺寸无恙,独关部杳然不见,谛视其形色,虽尪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78.html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_《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宜发表。诊脉法脉浮紧有力,为伤寒。脉浮缓无力,为伤风。用药冬月正伤寒,用升阳发表汤。(即加减麻黄汤。)冬月伤风,用疏邪实表汤。(即加减桂枝汤。)春秋无汗,用羌活冲和汤发表;有汗,用加减冲和汤实表。夏月无汗,用神术汤;有汗,用前加减冲和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700-11-2.html

诊脉的部位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三部,即人迎《颈侧动脉),寸口,跌阳(足背动脉)。以上两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

http://qihuangzhishu.com/92/25.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脉学术语。指诊脉方法。参切脉条。《素问·金匮真言论》:“此平人脉也。”②古医书名。《素问·五运行大论》:“《脉》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③新出土古代医学帛书。残卷,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13.htm

我的诊脉方法_【中医宝典】

...,也不会流传到今天的。 我所接触的第一位老师,诊脉就很好,每当病人来诊时,总是能很明确的诊断病情,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脉诊学好,每当他说出病情时,我就想患者应该是什么脉象,有机会,我就试试,闲时我就看书,中医诊断大全,脉诀,然这样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3.html

诊脉_《女科证治准绳》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治法先当散郁以伐其邪,邪去而后正可补也。不宜太无力而虚,虚乃正气正血虚也,治法惟当补其气血耳。亦有男妇上热下寒,表实里虚而未得子者,当临睡时服凉膈之药以清其上,每晨食未入口时,服补药以温其下,暂进升散之药以达其表,久服浓味之药以实其里。...

http://qihuangzhishu.com/915/177.htm

卷上·诊脉决死生论_《医学源流论》

...明白详尽。学者苟潜心观玩,洞然易晓,此其可决者也。至云诊脉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无不能先知,则又非也。盖脉之变迁无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于经络,而脉一时未变者;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与气血相并,一时难辨其轻重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12.html

共找到87,2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