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问仲尼,道之与孝相去奚若。仲尼曰: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夫其包运天地,发育万物,曲成类形,布丕性寿,其功至实而不为物府,不为事官,无为功尸,扪求视听莫得而有,字之曰道。用之于人字之曰孝。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敬顺...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岁时谒见范仲淹,...
...《洞天语录》曰∶以言言道,得其绪余,故得道所以忘言;以象求意,得其仿佛,故得意所以忘象。然道不在言也,以先知觉后知,非言不足以求理;然意在象也,以大明决小明,非象不足以陈义。言以示其理,象以显其义。则大道玄意默会,无象无言之间。始也,详言...
...国语辞典 得罪、惹惱。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我則怕惡識多年舊面皮,展轉猜疑。」 金瓶梅.第六十一回:「伯爵道:『等我去混那小淫婦兒,休要慣了他!』西門慶道:『你這歪狗材,不要惡識他便好。』」...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古文〕𨕥衟𡬹《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𠀤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
...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 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14、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
...见到毫光,遂随光处找道而来,乃是清宁观内。入得观来,见祖师跏趺坐于蒲团之上。卜垢稽首师前。祖师便问:“汝自何来?”卜垢答道:“未明来处,止识惺惺。”祖师又问:“汝今何往?”卜垢道:“未知所往,志愿皈依。”祖师道:“时日尚早,汝且到厨房,吃常住...
...所行道也。从辵从𩠐。一達謂之道。𡬹,古文道从𩠐寸。徒皓切〖注〗衟、𨕥,亦古文道。 (道) 所行道也。毛傳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爲道理。亦爲引道。从辵首。首者、行所達也。首亦聲徒晧切。古音在三部。一達謂之道。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