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三十九 五丁状第四十 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脚弱状不同第四十二 水肿脉生死第四十三 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辨三痞并方第四十六 病治疗交错致于死第四十七 诊杂病必死第四十八 察声色形决死法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61/index.htm

病源候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七、痰癖 八、悬癖 九、酒癖 十、酒癖宿食不消 十一、饮酒人瘀癖菹痰 痞噎病诸候(凡八) 一、八痞 二、 三、噎 四、五噎 五、 六、食噎 七、久寒积冷 八、腹内结强 卷之二十一 脾胃病诸候(凡五) 一...

http://qihuangzhishu.com/623/index.htm

_【中医宝典】

...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致下陷的证,常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者劳动用力过猛,过久损伤某一脏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气虚加上下陷。即头晕眼花,少气倦怠,久泄久痢,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81.html

产后不可误治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单养贤曰∶凡病起于气血之衰,脾胃之弱,至产后而虚又甚焉。故丹溪产后当大补,已尽医产之旨。若能扩充用药,治产可无过矣。产后气血暴虚,乘虚易袭。如有不行毋专耗气。有食不消,毋专消导。有热不可用芩连,有寒不可用桂附。用寒凉则血块停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670/393.htm

少阴厥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院;但家属恐途中颠簸而致气绝,遂来邀至家中急诊。【初诊】昏迷不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沉微,舌淡苔黑润。此为少阴厥,立即以自制坎离丹五粒,温开水灌服,同时速煎温中扶阳之剂急救。处方一川附片三份半上肉桂一份真琥珀二份柏子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50-0.html

_《刘河间伤寒医鉴》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硬燥渴,虚汗不止,六脉但沉细而疾,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于海关元二穴灸三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守真云∶然既脉疾,至七八至以上,疾不可数者,正是阳热极甚之脉也。世俗妄传阴毒,以《素问》验之,皆阳热亢极之,但热于内,...

http://qihuangzhishu.com/156/3.htm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规律被揭示_【中医宝典】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科研人员经过近两年的临床调研,揭示了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的中医规律,指出本病的证特点是:在一般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的阴两虚基础上,阳虚与血瘀症状出现早而重。 近年来,马兜铃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835.html

八纲关系之错杂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上下的寒热错杂表现为上热下寒及上寒下热。 (1)上热下寒: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如既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即属此类病证。 (2)上寒下热: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9.html

二十四水_《病源候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夫水之病,皆生于腑脏。方家所出,立名不同,亦有二十四水,或十八水,或十二水,或五水,不的显名。寻其病根,皆由荣卫不调,经脉痞涩,脾胃虚弱,使水气流溢,盈散皮肤,故令遍体肿满,喘息上,目果浮肿,颈脉急动,不得眠卧,股间冷,小便不通,是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23/721.htm

病辩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篇》说:“百病生于也”,指出了病的广泛性。但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陷、气滞、气逆四种。(一)气虚气虚,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

http://qihuangzhishu.com/92/62.htm

共找到203,3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