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被感染而发病。因此,春季宜防“流脑”。 研究现代儿童病学的专家们指出,儿童由于抵抗力低,更容易感染发病。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流脑”的发病率最高。有的暴发型病人,其病情发展极快,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若救治不及,有...
...显示,接种流脑疫苗后,90%以上的人可以产生有保护力的抗体。15岁以下儿童是流脑易感人群,需要重点保护。除了在流行季节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外,可以通过接种流脑疫苗,提高对流脑的免疫能力。 2.“三晒一开”,杀灭病菌。流脑的病原体——脑膜炎...
...,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她提醒孩子家长和医务工作者,在流行季节对流脑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是要提高孩子机体的免疫力,给孩子接种流脑疫苗;二是家中要常开窗,常通风,勤晒枕头、被褥等,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灭脑膜炎双球菌的作用,可以为家中用品消毒;...
...提高警惕,进行必要的检查,并及时按流脑治疗,多可阻断病情的发展。老人若出现了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血压上升、脉搏缓慢等明显的流脑症状,病情就十分危险,据统计,老年“流脑”暴发型占85%,多数呈脑膜炎型或混合型( 昏迷兼)。 此外,老年人常...
...提起“”(学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人们常常把它与“儿童”联系到一块。临床实践证明,流脑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临床实践也证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都可能遭受“流脑”的感染。 老年人和婴幼儿一般都体质较弱,...
...磺胺药是50一80年代的预防常用的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用得不当,盲目地、大面积地人群给药,不但收不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反而使耐磺胺药脑膜炎双球菌大量增加,造成防治工作上的困难。所以只在流脑流行地区,发现有人出现鼻症状者,可能是得了流脑;或跟...
...“”是流行性脑髓脊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危害性大的特点。多发生于冬春季,四月份达到高峰,五月下旬逐渐减少。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6岁的儿童更易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多...
...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要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要注意精神卫生,避免不良刺激。老人住房应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洁净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上注意营养,常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在“流脑”流行季节,...
...“”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流脑”经...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年龄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