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即古所称肠 也,自仲景而后,又谓之滞下。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有变态多端,终不外乎表里寒热。而于虚实之辨,更为切要。若以表里言之,如经云∶春伤于风,...
...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0克(炒)滑石60克 青皮60克 干姜9克 生姜60克【制法】共为细末,以荷叶煎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导滞。治一切暑痢,不论红白,腹痛泄泻,头痛,小便黄而短少,口干不欲饮,内有...
...痢疾即古所称肠 也,自仲景而后,又谓之滞下。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有变态多端,终不外乎表里寒热。而于虚实之辨,更为切要。若以表里言之,如经云∶春伤于风,...
...汤加减 5、阴虚痢 治法 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方药 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6、休息痢 治法 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食疗治痢疾 ●黄芩、黄柏、炒地榆、炒仙鹤草各15克,炒山楂、炒麦芽各30克,车前草10克,白术30克。水...
...而不像张英栋说的那样是“治人”。“虚人可攻邪”只有在虚证病人“虚中夹实”的情况下应用才有意义。张英栋还把邪气分为虚邪和实邪,其实,所谓虚邪就是指致病的邪气,邪气乘虚而入令人致病,故称虚邪,并非邪气还可分虚实。 张英栋说:“攻邪需要以正不虚为...
...所治病证和主穴之间有相应关系的穴位,如王国瑞“穴法相应三十七法”,即是已经列出治某病症须取的主穴与应穴。俞穴与募穴,主要是取其治疗脏腑疾病,更能直接相应。至于奇穴,相当于方剂学中的民间单验方。 “七字诀”整合了传统的许多选穴经验,尤其是书中...
...标签:清肠 明朝刘太医曾提出:“人欲长生,肠欲常清。逢月圆而清肠,泻污浊而去毒。此乃养生第十。”据说刘太医的清肠养生受到皇室贵族们的追捧,在明朝是很受推崇的养生方法。 《刘太医谈养生》的作者刘弘章教授也指出:现代生活的空气、水源、食物已经...
...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三者充也。治者四也。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終者九也。十者,然後具五官於六府也。 五聲於六律也,六月日至,是故人有六多,六多所以街天地也。天道以九制,地理以八制,人道以六制。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開乎萬...
...,仓粳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甘草三寸,炙豉两合,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顿服之。小儿量大小服。枝叶与皮功用皆同。治痢无问赤白。韩明道名月卿传。玄胡索不以多少,新瓦上炒过,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只一服取效。治痢疾甚者数服止。赵彦信方。人参 ...
...裴某,女,10岁。 【现病史】 发热3天c体温38~39℃,下痢脓血,黏冻,纳呆腹痛,里急后重,次数频多(日7~10余次,已服用西药呋喃唑酮及氯霉素等效不显,舌质红薔腻,脉数实。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湿热夹滞,内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