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6.htm

伤寒_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书中细详,可毋重赘。丰尝谓凡学时病者,必须参仲景伤寒论,庶可融会贯通,否则不可以言医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10/110.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 本义 [right hand]。后作“右” ,手也,象形。——说文。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 复,再,再一次 [again] 敝予改为...

http://hanwen360.com/x/53C8.html

疫病钩沉有感_【中医宝典】

...医家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确有大量的用运气学说治疗疾病的典型例证。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的作者顾植山对运气、八卦等学说素有研究,近来在内经中发现运气学说完全可以预见今年春天所发生的呼吸道疫病——“非典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0.html

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动一代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折齿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 内经寸口内外分发脏腑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与友条论伤寒论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index.html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辨浅析 辨位 辨性 辨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实质的认识要灵活地运用经方必须先明白六经的本质,胡希恕先生学宗仲景,深受王祥徵影响,兼采汤本求真之论,认为六经辨证不是脏腑辨证而是八纲辨证。伤寒论虽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脉证并治上”、“辨太阳脉证并治中”、“辨厥阴脉证并治”等。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流传至今。因此,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从伤寒杂中分割而成的。 另一种说法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由晋代医家王叔和整理编篡而成的,但以后书名、卷数、分合有所改变。直至宋代校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伤寒论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汤方、服法、方禁、坏、疑似症以及其加减变化凡十九方。他经他方均类此条例。条文出,注解附后。(2)徐大椿:徐大椿虽为一代儒医,但他对伤寒论原有的编次问题并不十分看重。其著有伤寒约编(1759)6卷,伤寒论类方增注(1764)1...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与“阶段”的含义,三阴三阳之间并不一定依次逐一传递。(三)因证立方、见证用方的论治原则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相当灵活。三阴三阳每一都可有多种不同的证候表现,而同一证候表现往往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中。然而,伤寒论中一方一证的对应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共找到589,0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