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
...血液粘滞度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红细胞比容一般说来,红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粘滞度的最重要的因素。红细胞比容愈大,血液粘滞度就愈高。 2.血流的切率 在层流的情况下,相邻两层血液流速的差和液层厚度的比值,称为血流切率(shear ...
...血液粘度升高,一般有以下早期信号: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血液粘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感到晕晕乎乎,没有头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才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午饭后犯困。健康的成年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
...右旋糖酐70,右旋糖酐40和右旋糖酐10。【药理作用】右旋糖酐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作用强度与维持时间依中、低、小分子量而逐渐缩小。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
...大量失血或失血浆(如烧伤)可引起血容量降低,导致休克。迅速补足以至扩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基本疗法。除全血和血浆外,也可应用人工合成的血容量扩充剂。对血容量扩充剂的基本要求是能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排泄较慢;无毒、无抗原性。目前最常用的是...
...並輸出二氧化碳等廢物至排泄器官,並且調節體溫,製造抗體以抵抗疾病。低等動物的血液或不具顏色,或不貯於血管內,與高等動物不同。...
...升高或在正常范围内,因而脉压变小。高原高血压的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缺氧使大脑皮层对皮层下枢的调节功能减弱,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升高,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小动脉收缩;另外,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升高,也是引起外周阻力增加的...
...血液的温度为37摄氏度,比重为1.050-1.060,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血液也是有粘稠度的,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粘滞力,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浓度。全血的相对粘稠度为纯水的4-5倍;...
...、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致使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不服此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