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大量的蛋白尿可以导致肾小球高滤过,促进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些都可致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而加重病情。除了给予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或酮酸氨基酸营养治疗外,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妇女在妊娠 20周以后 ,如果出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或其中两种症状者 ,即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是妊娠期妇女 (尤其是初产妇 )在妊娠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常常影响孕妇的健康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同时也是胎儿死亡的原因之一。...
...肾脏疾病时,尿液的常规检查是不可忽视的,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蛋白尿是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当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产生...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DM)微量蛋白尿(MA)早期诊断的有用工具。尽管2/3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最初10年内发展为微量蛋白尿,但是至今对这些患者的功能性肾储备(FRR)与蛋白尿和代谢控制之间的关系仍知之甚少。...
...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从基底膜漏出。与此同时,血中的红细胞亦可从断裂的毛细血管壁被挤压出去,因而在尿中出现血尿伴蛋白尿。 肾性血尿的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认为与免疫有关,即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屏障,同时...
...正常人尿内仅有少量蛋白,常规定性检查阴性,24小时尿蛋白<100mg。当尿内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或常规定性方法阳性时,称为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以及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为各种原发或...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以青中年最多,小儿亦比较常见。 因为慢性肾炎患者如何改善肾脏功能和消除蛋白尿,直接关系着本病的发展和预后,所以为了控制蛋白尿,患者要常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检测可作为2型(dm)微量蛋白尿(ma)早期诊断的有用工具。尽管2/3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最初10年内发展为微量蛋白尿,但是至今对这些患者的功能性肾储备(frr)与蛋白尿和代谢控制之间的关系仍知之甚少。 ...
...(一)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肾小球因受到炎症、毒素等的损害,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形成蛋白尿的机制除肾小球滤过...
...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呈酱油样棕褐色。约数天至一二周即消失。严重血尿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感及尿频,但无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状。 几乎全部患者尿蛋白阳性(常规定性方法),蛋白尿一般不重,在0.5~3.5g/d之间,常为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