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动物中毒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癞蛤蟆中毒急救(一)主因癞蛤蟆又称蟾蜍,其耳下腺及皮肤腺内含有有毒白色浆液,国呀成中药为蟾酥。吃蟾酥过理,伤口直接接触其毒,被其毒污染食物以及食用含毒蟾酥都可引起中毒。(二)判断食用蟾蜍史,食后30分钟到1小时即可发病。有恶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3.html

杀菌剂中毒急救治疗_中毒农药中毒_【中医宝典】

...服用消胆胺(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干扰肠肝再循环,加速排泄。常用剂量为3~8克,每日4次。饭前或睡前服用果汁等。 (2)百菌清 ①中毒症状。接触百菌清会使皮肤、眼粘膜和呼吸道受刺激,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目前尚无人体中毒报道。 ②急救治疗与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9053.html

铅中毒急救相关知识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急性铅中毒多由于误服醋酸铅、碳酸铅、铬酸铅、四乙基铅及呼吸其粉尘或烟尘、蒸汽以及皮肤吸收或口服其溶剂而中毒。过量接触、吸入铅化合物或含铅中药,如樟丹、黑锡丹、羊癫疯丸等,以及使用含铅化妆品等也可引起中毒。 急性铅中毒中毒机理,主要是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71.html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硫化氢中毒急救硫化氢有自鸡蛋味,为无色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皮革、造纸等行业中,废气、粪池、污水沟、隧道、垃圾池中,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如吸入浓度300mg/m3/小时即对呼吸道、眼睛产生刺激症状。吸入2~...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8.html

灭鼠药中毒怎样进行急救_【中医宝典】

...因鼠药种类不同,中毒表现和救治方法也有不同,以下作分别介绍。 安妥中毒:主要症状有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口渴、咳嗽、嗜睡、严重者呼吸困难、青紫、昏迷甚至肝大、黄疸。 急救措施 1)、催吐,1:2000高锰酸钾洗胃。 2)、服硫酸钠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789.html

腐蚀剂中毒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强酸、强碱中毒急救强酸、强碱都属于腐蚀剂,误服后可造成严重食管化学性质灼伤。常见强酸有硫酸、硝酸和盐酸。常见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钾和腐蚀性较弱碳酸钠,碳酸钾等。(一)判断 服强酸或强碱后,病人立刻感到如吞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9.html

急性甲醇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甲醇又称木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烧液体,容易挥发,气味与乙醇相似,多用作化学助剂,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而致中毒。 甲醇在体内经醇脱氢及甲醛脱氢等作用,先氧化成甲醛,后氧化成甲酸。甲醛可使视网膜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并能损害视神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748.html

食物中毒急救要点有哪些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饮料或防腐剂,最好急救方法是用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饮料灌服。 病人经过急救,如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轻,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84.html

砒霜中毒急应如何急救_【中医宝典】

...出血,破坏肝脏,严重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急救措施 1.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催吐方法是让病人大量喝温开水或稀盐水(一杯水中加一匙食盐)。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呕吐。最好让患者反复喝水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827.html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饮料式防腐剂,最好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82.html

共找到849,6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