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专用此方,寿至八十余,身轻体健,甚于少年。七制松香膏(《种福堂》) 治湿气第一神方。松香(三斤)第一次姜汁煮,第二次葱汁煮,第三次白凤仙汁煮,第四次烧酒煮,第五次闹杨花汁煮,第六次商陆根汁煮,第七次红醋煮。桐油(三斤) 川乌 草乌 ...
...疾病、腰肌劳损等具有较佳治疗效果的热敷方。 续断、杜仲、宽筋藤、牛膝、当归、丹参、羌活、海桐皮、姜黄各30克,防己、赤芍各20克,细辛10克,混合后捣碎,用醋淋湿后,放布袋内蒸30分钟,用毛巾将其包裹敷于患处,待稍降温后可将药包直接放于...
...编号85〔风寒湿合痹〕----207页3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五痹症〕 名词解释 气血凝滞. 身重而痛. 手足挛急. (石顽改定三痹汤. 或通痹散) 编号86〔周痹〕----207页5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五痹症〕 名词解释 ...
...葱白捣烂。炒热敷伤处。痛与血随止。葱冷再三易。遂不复痛。一小便不通。小腹胀满。不急治。即杀人。急用连根葱白一斤。捣烂炒热。以帛裹。分作两处。更替熨脐下。即通。加些麝香在内。一妇人胎漏。时时下血。用葱白一把。浓煎汁饮之。一妇人吹乳乳痈。肿痛...
...当颈部疼痛时,可采用“热敷姜汁法”进行治疗。将50克的生姜洗净切碎后捣成泥状,装入干净的纱布袋中。然后将纱布袋放在盆中后倒入适量的热水,并摇晃纱布袋数下。再将毛巾放入姜汁水中浸泡数秒后,稍微拧一下马上敷在患处;一次或者多次敷用,可有效地...
...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秦艽...
...目录 《脉症正宗》痹症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脉症正宗》:痹症汤【处方】黄耆2钱,香附2钱,当归1钱,川芎8钱,木瓜1钱,苡仁1钱,附子8分,熟地2钱。【功能主治】痹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甘草(二两)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三。忌海藻,菘菜、醋物、生葱。(《外台治食后喜呕吐者方。烧鹿角灰二两,人参一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卷四)治卒哕方。枳实三枚炙,去核, 咀之,以三...
...起游风。生葱同蜜食,作下利。烧葱同蜜食,壅气杀人。 张仲景曰︰生葱合枣食,令人病;合犬、雉肉食,多令人病血。 时珍曰︰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主治】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本经》)。伤寒骨肉碎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益...
...者.邪入阴分.若被风吹.骨弱劳疲汗出.卧则摇动.宜当归汤.支饮者.手足麻痹.臂痛不举.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茯苓汤.(汇补)痹症选方防风汤(河间) 治风胜为行痹.上下行走掣痛.防风 当归 赤苓 杏仁(各一钱) 黄芩 秦艽 葛根(各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