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明者也。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诣阙投进,授奉议郎医学博士。在南阳时,太守疾作,用小柴胡散,连进三服,胸满。公曰∶小柴胡汤煎清汁服,能入经络,攻病取快,今乃散,滞在膈上,宜乎作满。因煮二剂与,顿安。吴廷绍 太医令。烈祖食饴,喉中噎,能疗,公进楮实汤而愈。或叩...

http://qihuangzhishu.com/346/11.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五)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鉴别医学史料的真伪。如上认真的收集和证购,有可能获得大量有关史料,这就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雄厚的基础,然而为了确定其真正价值,还要进行科学的鉴别。 民族医药中的精湛技艺和特效方药倍受重视。 医学考古学。这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史研究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3.html

序_《归砚录》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盖闻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相皆能挽造化权,故先哲有“不为良相则良医”语也,迨世风日下,医道日衰,良者罕见矣。王公孟英,博雅君子也。储八斗之才,富五车学,而尤长于,疗疾神,人能测。着有医学丛书十六种,阐明至理,井井指陈。其...

http://qihuangzhishu.com/779/3.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近代医学分卷(1840~1949)、现代医学分卷(1949~1995)与史文物图谱卷。首先给人以清晰的时间概念,并能体现医学发展的规律,古代卷分中国原始人类的医药卫生活动等10章,在编述上以时系事,联系医家、著、学术、体现了中国医学通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巫的流变与趋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明显。文化价值的取向成为巫的分水岭,医药的取向是科学文明与精英文化,而巫则基本上转向下层位文化和神秘主义。回顾巫医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应当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作用是很不相同的。在巫作为历史发展新生事物诞生及其发展初期,巫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htm

名医不可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论书籍_【岐黄术】

...固难,而为名医尤难。何则?名医者,声价甚高,敦请不易,即使有力可延,又恐往而不遇。即或可遇,其居必非近地,不能旦夕可至。故病家凡属轻小疾,不即延治;必病势危笃,近束手,举家以为危,然后求,夫病势而人人以为危,则真危矣。又其病必...

http://qihuangzhishu.com/160/105.htm

林序_《医学从众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术】

...陈君徽庵以世其家,今岁夏间,予患沉 ,徽庵以数剂立起。益信其学之有渊源也。一日出其令祖修园先生所着《医学从众录》一书,示予曰∶此先大父晚年采撷各家精华,折衷而归于至当,堪为初学指南,将付刊以公于世,请题数语,可乎?予受而读,其论症...

http://qihuangzhishu.com/738/3.htm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近代医学分卷(1840~1949)、现代医学分卷(1949~1995)与史文物图谱卷。首先给人以清晰的时间概念,并能体现医学发展的规律,古代卷分中国原始人类的医药卫生活动等10章,在编述上以时系事,联系医家、著、学术、体现了中国医学通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四)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面的描述、记录、考证,而更侧重于立体性全方位研究探讨,注重于医史实际应用服务。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发展到这样的水平,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及本学科的建构给予关注,并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学术经验的采借。 过去,对中国医学史与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2.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这些说法很有道理。此书体例同《素问》注,后世学者认为此书注在内容上优于《素问》,且属首创,其功颇宏。 3、张景岳的《类经》:张景岳把《内经)重新分类,再予合编,成《类经》一书。全书以《内经》原文纲,吸取各家论,附以个人心得,并对难懂...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共找到557,8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