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结胸伤寒法宣黄连七寸,捣末,巴豆七个,去壳不去油,一处研细成膏,如干,滴水两点,纳于脐中,用艾灸腹中通快痛为度。灸阴毒结胸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实搽脐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许,灸七壮,觉腹中鸣吼,良久自通利;次用葱白一束紧札,切...
...认为能否形成灸疮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操作方法: (1) 选择体位和点穴:古人对此十分重视,如《千金方》曰:“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倒,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而卧灸之……。” (2)艾炷的安放和点火:...
...尽端,用朱点之,从点各旁开1寸为骑竹马穴,约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灸时,取长1.5m、直径约25cm的竹杆一根,放在两个桌子上,竹杆上可垫毡褥等软物。让患者骑在竹杆上,两足下垂,勿着地,身挺直,两人在旁左右扶定,尾闾骨要正贴在竹杆上,...
...凡点灸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须忍痛楚之苦。凡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即所谓“灸疮”,而且把灸疮的发或不发看成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瘢痕灸疗法疗效肯定,不仅能治病,亦可防病,故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操作方法】 因灸治时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首先要选取平正而舒适的体位。固定体位后,再正确点穴,可用圆棒蘸...
...二三百壮,又灸关元三百壮,十日灸,并治冷痢腹痛,穴在脐下三寸。久泄痢不瘥,灸足阳明下一寸高骨之上陷中,去大趾岐三寸,随年壮,又屈竹,量正当两胯脊上,点讫,下量一寸,点两旁各一寸,复下量一寸,当脊上,合三处,一日灸三十壮,灸百壮以上,一切痢皆...
...扶定。勿令僵仆。却将所量臂腕。篦从竹扛坐处尾 骨尽处。直竖竹上贴脊背。量至篾尽为则。用墨点。此只是取中。非灸穴也。另用薄篾。量病患中指节。相去两横为则。男左女右。截为一则。就前所点记处两边。各量开尽处。即是灸穴。两穴各灸五壮或七壮。不可多灸...
...灸法名。出《针灸资生经》。又称自灸。指药物敷贴肌肤后,局部起泡如灸疱。今称药物发泡灸。文献所载天灸法较多,如毛茛灸、斑蟊灸、旱莲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详各该条。另说将朱砂等药物点涂于穴位亦称天灸(《荆楚岁时记》)。...
...,早已成为中药宝库中的一员,还有不少新药正在研究开发,如金花茶等,有的则等待我们去挖掘;在治疗方面,壮医的外治法,如药线点灸疗法、药罐疗法等,大大地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历史悠久的壮医药,不但在历史上为本民族及兄弟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过...
...灸脐”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