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及防治。 一、黄芪白粉病 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和荚果产生稀疏的白色粉状霉层,以叶面为多。环境适宜时,白粉霉层迅速扩大和增多,布满叶片两面和荚果。发病后期,白粉呈灰白色,叶片枯黄,病叶上出现许多小黑点。 2、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50%...
...列入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五百多种药材有近一半来自野生,其中有46种常用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北沙参、厚朴、黄连、白芨、石斛、云木香、黄芪、杜仲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
...黄连白粉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背面有一层白灰色粉状物,叶片正面失绿,出现黑色斑纹,幼苗期发病可致全株枯死,成苗期发病可致叶片枯干,根茎停止生长,使黄连严重减产。 黄连怕高热喜低温,喜阴凉多湿,一般宜在海拔800米--1500米的地带种植。在...
...黄芪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至1.5米,药用根茎,其主根圆柱形,黄褐色,梢木质化。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的功能,在中药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年出口量大。 一、选地整地:黄芪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不宜...
...药用植物黄芪、紫云荚。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7—8月发生,秋雨多、露水重发病重。 防治方法(1)秋季清园,...
...黄芪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不宜在低洼积水地种植,根部较深,种前应深耕土地,适时洇地,干旱地区在雨季种植不错。 二、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末和春天播种均可,也可以进行夏播。在播种之前将种子用水泡涨,浸泡时间约6-8个...
...有的栽培品种在药效上或品质上与野生品种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需求的压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有的药用植物由于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入药时一直以来就是使用栽培品种,如黄芪两种,川贝母的原植物来源有川贝母、暗紫贝母、梭砂贝母和...
...二等奖。 黄芪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及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由于黄芪与其他药用植物一样需3-5年生长时间,难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而且引种栽培代数越多,中药材...
...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许多野生中药材受生长周期所限,供不应求;大量的无序采挖,又会影响生态环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胡之璧领衔完成的“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将现代生物技术成功...
...Melia azedarach、银杏的抗虫抗病基因;甘草、黄芪、枸杞的抗逆基因;有毒中药荨麻Urtica thunbergiana和鲜用中药地黄、藿香的药用蛋白和多肽基因。第三,重要标识基因:用于鉴定药用植物的分子标记现已有大量报道,随然不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