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肌肉体积下降,肌酐生成减少,慢性肾衰时,血清肌酐上升的幅度不如年轻的患者高,尤其在营养缺乏时。因而,单纯从肌酐浓度来评价肾功能会对肾衰的程度估计不足。血沉在许多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若在白蛋白浓度正常时血沉明显升高...
...服用安眠药进行必要的治疗。老年人因对安眠药的分解排泄变慢,长期应用可形成依赖性,所以不可滥用,只可偶尔短期应用,且宜减少用量,必须长期应用时,宜不断更换用药品种,以减少形成药物依赖性。 4、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一般只对细菌性感染有效。个别...
...起病的老年抑郁病人进行调查,首先报道老年期首次起病患者的遗传负荷明显低于早年起病者。沈渔邨等(1990)的调查也发现晚发病人有情感障碍家族史者占14.7%,而早发单相抑郁患者为45.5%有显着差异。于欣(1996)对首发年龄大于60岁的45...
...减少用量。 其次,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药物。老年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要把每次看病以及用药的详细情况记录保管好,不要到需要时手忙脚乱。比如说,肝、肾功能情况,有没有慢性胃肠方面的疾病,有没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对药物有没有...
...老年人易患许多慢性疾病,因而用药也较多。每个老年人大约要用4~5种处方药和2种非处方药。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体液量少,药物的浓度相对增加;另外,肾功能减退使药物排泄减少,所以药物在老年人体内滞留时间长,在用药时...
...不要等到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到了出现自杀的地步才开始诊治。 对于老年人患抑郁症除了非药物方法外,抗抑郁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总之,老年人对于抑郁症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抑郁也是病,需要去治疗;认识要科学,不要太迷茫;心身都要治,不会互冲撞;治疗有...
...家庭结构等因素。因此,重视老年期的心理卫生,防止老年时期精神疾病的发生,对减少和环节本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部分年老离退休后,家庭就成为老年人活动的中心,随之而来的单调生活、“空巢”现象、丧偶、家庭人际关系以及老年人的家庭角色...
...目前临床上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停药或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有的则很严重,可致死或致慢性医源性疾病。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也较易发现和认识,常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但对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
...抑郁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由药物引起的抑郁症就称为药源性抑郁症。 临床实践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持久使用复方利血平片(原名复方降压片)后出现情绪抑郁。复方利血平片中的主要成分利血平,是从一种叫萝芙木的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
...老年人因身体器官有衰老变化,用药有三忌。1.忌滥用药物。人到老年,肌体免疫系统机能减退,易得病,如果服药不遵医嘱,滥用后,会加重肝、肾等器官的负担。2.忌剂量大。老年人用药原则是:量宜小,不宜大,以不超过成人量的3/4为限。同时使用两种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