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大茵陈汤治内实热盛发黄,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紧数者。夫发黄多是酒客劳热,食少胃中热,或温毒内热者,故黄如金色方。茵陈 黄柏(各一两半) 大黄 白术(各三两) 黄芩 甘草 茯苓 栝蒌根 前胡 枳实(各一两) 栀子(二十枚)上...
...目录 《奇效良方》茵陈汤 《外台秘要》茵陈汤 《备急千金要方》茵陈汤 《备急千金要方》茵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茵陈汤【处方】茵陈(去梗.半两) 大黄(二钱半) 大栀子(五个)【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极甚,...
...《医方考》茵陈茯苓汤茵陈(二钱) 茯苓 猪苓 桂枝(各一钱) 滑石(一钱五分)发黄,小便涩,烦躁而渴者,此方主之。实热在内,其热不得泄越,故发黄。小便涩者,热之所注也。烦躁者,热犯上焦清阳之分也;渴者,邪热蒸灼,不能生液润喉也。是方也,...
...《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茵陈(一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五分) 干姜(五分) 甘草(炙,一钱) 肉桂(去皮,三分水煎服。 目录 《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 《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 茵陈(一钱)...
...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性状】 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 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 脆,易折断。...
...目录 《经验方》茵陈公英汤 《保健药膳》茵陈公英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经验方》:茵陈公英汤【处方】茵陈100克 蒲公英50克 白糖30克【制法】取茵陈、蒲公英加水500克,煎取400克,加白糖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
...《备急千金要方》茵陈丸治时行病急黄,并瘴疠疫气及 疟方。茵陈 栀子 芒硝 杏仁(各三两) 巴豆(半两) 恒山 鳖甲(各二两) 豉(五合) 大黄(五两)上九味为末,以饧和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以吐利为佳。不知加一丸。初觉体气有异,急服之即...
...《医方考》茵陈栀子大黄汤茵陈(一两) 栀子(三枚) 大黄(三钱五分)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此方主之。茵陈苦寒,能利黄胆。栀子泻火,屈曲而下,能疗小便之赤涩。大黄能攻大便之秘结,此众人之所共知。大小既利,则湿热两泄,而黄自除矣! 目录 ...
...《本草纲目》书名由来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公元1578年,年届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本草纲目原书插图 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茵陈栀子丸治时行病急黄,及瘴疟疫疠。茵陈 栀子(去皮尖) 芒硝 杏仁(去皮尖,炒,各三分) 豆豉(二分半,汤浸软别研) 恒山鳖甲(醋炙,各半两) 巴豆(去皮,压去油,一分) 大黄(蒸,一两一分)上为末,饧饴为丸,如梧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