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组编。本书以中医理论为主,结合临床实际,用通俗浅显的文字和表格,将前人有关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说;第二章的诊断;第三章苔的诊断;第四章和苔的诊断。书中对各种舌苔的形态、成因、主病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82.htm

要注意什么?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这是胃气正常的表现。如脏腑有病,胃气挟病邪之气上蒸,其苔色即可发生改变。观察舌苔的异常变化,是的重要内容。 临床上常见的舌苔,大致可分为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四种,现分述于下: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72.html

路志正_的取舍--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十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为心之苗,与内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脾肾诸脏皆系于本,舌苔为胃气所蒸化。因此临证观察体、舌质、舌苔以及舌下络脉的变化,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但是中医讲究四合参,也应该在四中综合分析,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18.html

中医_【中医宝典】

...淡白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64.html

津液条目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寒也.舌色深赤.苔浓而滑者.外寒也.苔薄而涩.淡红者.虚热也.苔浓而涩.深赤者.实热也.然正虚者.邪气有有无之辨.邪实者.正气有盛衰之分.宜合之五法.参之四时.庶不至虚虚实实.损不足而益有余矣.第察之时.病患宜而后食.则苔之浓...

http://qihuangzhishu.com/736/55.htm

气色条目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法.既讲形容之条目.当集气色之条目.夫者心之官.色者心之华.心生血而属火.色赤而主.是赤者.之正色也.故察舌色之变.可知病症之殊也.有赤白青黑之色.可分脏腑寒热.色有浅深明暗之辨.可判虚实死生.推而论之.如赤为热.赤之浅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10.html

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 脉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 脉症的取合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二)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一)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辨病机 色诊与皮肤介绍 的起源与发展(二)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图解性质的脉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图性质的书或脉书所附的图,大多数是图解或图表。出现最早又佚失了的“手检图”,按李时珍据《脉经》第十卷的残文所恢复的就是属于图解性质。 标题是“气口九道脉”。文为:“手检图日:脉为五脏华盖,日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6.html

合参之望诊闻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为重点。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 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74.html

先兆——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相是最真实的外镜,较少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故可以说是人体外露的内脏。尤其舌质绝无真假之愚,故当其他外相被真假所乱的情况下,细察底,必能识其真伪……在我国历史悠久,远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已有记载,如:“贞疾,枽于妣庚”二千...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30.htm

共找到49,6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