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志_三、重视肾功能,贵在守法求本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每用石斛、沙参、麦冬、西洋参等甘柔濡润之品以养胃生津。对于慢性病调理,注重调治先天后天,认为为坤土生育万物,运健则源泉不竭。治气血亏虚之萎黄、紫癜、“再障”、脾虚泄泻或痰饮、水肿病等皆宗奉东垣升阳益气,健脾利湿为;久病损及肾阳,则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echengzhi/474-3-3.html

诊断思维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康复也至关重要。 综合近年有关成方治疗疳的临床报道,分析其拟方共同点为补助运,组方选药比较平和,无大补大消之品,均以补运脾同用。用药大致有以下四类:第一类健脾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第二类健脾化湿药,如薏苡仁、茯苓、苍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37.html

“循证论治”与中医“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毕竟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循证医学不可能囊括临床医生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因为循证医学的证据远远少于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循证论治是循证医学时代中医临床诊疗的新模式,但它必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里的辨证论治是涵盖了辨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7.html

读《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有感_【中医宝典】

...□ 施仁潮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一书,强调根据中医对“心”、“神”的认识,精神疾病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神失常”,“神明被扰”的疾病,其位主要在心、脑,所以应“从神论治”。 作者将“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54.html

论治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行其气,所当调营和卫而从平治者也。大都疮疡一证,得阳证而气形气俱有余者轻,得阴证而形气气俱不足者重。若正气不足而邪毒有余,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危。若毒虽尽去,而肾已败,血气难复者,总皆不治之证。故临证者,当详察虚实,审邪正,辩表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60-7.html

秋季腹泻从寒论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治良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该,每试必效。下述验案一则: 邱某某,女,7个月,2008年12月20日初诊。水样便1周,一日5~6行,有黏液,其母予“黄连素”、“阿莫西林”,症状不减。患儿排便时哭闹,纳乳少,眠不安,未发热,不咳,尿量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17.html

老年健忘机:肾两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能够形成健忘。但在健忘的机中并非五脏均等,而是以肾的亏损为核心,先、后天之本的不足,既能够影响其他脏腑,又能够形成痰浊和瘀血。因此,健忘的机在本质上是肾的亏虚。 由于老年健忘发生于衰老的群体,所以与普通健忘相比,脑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51.html

论治腹膜纤维化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因素影响下,痰湿和瘀血之邪易在腹腔受损络脉处停聚、互结,日久则积于腹部络脉,使腹腔络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病理表现为腹膜纤维化。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补益肾入手,化痰祛瘀为来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研究初步显示,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189.html

郁证从五脏论治新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内经》对郁证的认识有三郁、五郁、六郁、情志之郁等,主要从五脏论治郁证。本文作者认为郁证机,无非是五脏气机阻滞不畅、气血津液运行紊乱而致,所以要从五脏气机失调这个角度认识郁证。作者对《内经》郁证从五脏论治有新的认识,根据五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33.html

解析“见肝之,知肝传,当先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饴糖等;调之以陈皮、佛手、木香、青皮、焦三仙等。临床上对于肝病的治疗应辨别虚实,然虽当异治,固则一。这种“实”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变、蔓延,以保护未之脏腑。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28.html

共找到281,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