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浮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及《难经》第十五难等等描述为简,但简而得要。《内经》、《难经》种种形容在说古人对脉象亦有从当时条件出发来制定一些客观化“指标”以说明脉形方法。这就是用喜闻乐见客观事物形象动态来说明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中医诊法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也十分广泛。近些年来,对腹诊研究,业已从单纯临证应用进而探素其客观化检验,如有人提出光电腹诊仪设想,通过用X射线荧光屏探测胃肠中含气量多寡,以判断腹部胀满程度,还有对群体进行了临证调查研究,以使探索新的研究途径与方法。进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6.htm

脉象鉴别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历代医家对脉象鉴别有丰富经验,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方法。 1、类比法 历代医家对脉象鉴别有丰富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脉歌,徐灵胎更具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7.html

中医脉象之芤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综合了浮、大、软、中空边有几种条件形成。 3、自仲景、叔和以来常以葱管形容芤脉,这对芤脉说明和理解有较大意义,是古人客观化说明例子之一。 4、芤脉可以与其他脉象结合而构成另外一种脉象如芤弦相合为革脉,亦可以与确‘关脉象构成兼脉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6.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年四时之脉变化突出而已。”又云“疾病是受一日四时影响,脉象无不皆然,善诊者自知。” 由于在诊脉上医师个体差异很大,中医临床只停留在“临证者用心玩味自知”状态显然是不够。因此,用现代方法研究四时五脏脉象变化规律,是藏象研究重要基础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中医脉象之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因而脉象大都是对比而存在。早于《内经》、仲景就有明确脉分阴阳之说,如《内经》多处提到浮、沉、大、小、滑、涩,与分十二经,分六经,分人迎、寸口,分足、寸等等都是这种观念反映,并具体到实践之中。仲景分阴阳观点反映在辨脉法中认为浮、大、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揭开心理脉象神秘面纱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医学之要,贵于切脉”。摸脉是中医诊法之一,高明中医可以通过摸脉判断现在身体状况及预测疾病发生,甚至从脉象上获知你心理状态,以此做出健康提醒。近年来,被称为“脉象读心术”心理脉象悄然出现在中医诊断领域。它究竟是什么样诊脉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97.html

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_【中医宝典】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是中医药研究重大关键问题之一。为探寻中药复方及类方中隐含规律及知识,以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甘草泻心汤对胃运动影响不同,验证了一组类方药味和药量发生变化,其有效化学成分和生物学作用靶点也相应发生变化,进而为三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53.html

古代脉圈意义和不足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古代传统性质脉图,除了具有历史意义以外,现在和将来亦还有其实际意义,示意图虽然不能做为今天对脉象客观化研究乃至推广使用手段方法,但前人所做工作亦还是对今后脉学研究和发展能够起到某些启示和影响。 当然,古代脉图由于历史和其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9.html

会阴裂伤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是什么?_【妇科宝典】

...会阴裂伤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是什么?出现会阴裂伤后,检查时可见会阴部消失,阴道和直肠末端相通,肛门后面皮肤呈放射状皱纹,括约肌断端退缩处在肛门两侧形成小凹陷,肛查时嘱患者向内缩可试验其括约肌管制功能,如直肠也有撕裂直肠粘膜呈红色向外翻出...

http://jb39.com/fk/8214.html

共找到858,1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