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脉象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总的说,是根据脉象变化分析疾病成因、性质、位、发展趋势和病理机制等,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对脉象辨别和分析,是脉诊用于临床关键环节,是脉诊参与“辨证论治”过程纽带和桥梁。历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经验。但是,由于二十六种常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浅论《伤寒论》自愈机理_【中医宝典】

...关键词:自愈机理 《伤寒论》若干自愈条文分析,初步探讨其中蕴涵机理,总结如下:1人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疗功能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是客观存在,是人体战胜疾病内在动力,是中医学治病养生依靠对象,辨证论治出发点应是协助人体实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3.html

症··_【中医宝典】

...“正写应作‘證’,……习惯上多因简化借用,……以代證。也有写作‘症’字,系證字俗写”秦伯未等《临备要》1973年第二版。可见,“”是“證”简化,“症”是“證”俗写。《现代汉语词典》证明:症,病症,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79.html

发病机理病理变化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目前对军团病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其发病机理主要取决于外部结构和宿主下呼吸道细胞构造互相作用关系。研究证明,军团菌粘附在肺组织细胞,首先依靠其菌毛、鞭毛或纤毛,还可通过特异粘附素adhisins释放毒素物质...

http://qihuangzhishu.com/966/344.htm

脉象类比和相兼_【中医宝典】

...不齐,浮散无根为散脉。 相兼脉 相兼脉往往是各个脉所主总和,现将临床常见相兼脉及其主列举如下: 浮紧脉: 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疼痛。 浮缓脉: 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太阳中风。 浮数脉: 主风热袭表表热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8.html

结胸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结胸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医反下之”至“大陷胸汤主之”为第二段,说明表证误下,形成结胸机理治。表证误下后,胃中空虚,外邪客气陷入胸膈,热水结,气机不通则膈内拒痛;邪结在胸,气机受阻,呼吸不利则短气;邪热内扰,心神不安则躁烦懊憹;热水结,为有形之邪阻塞...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eXiongZheng251335.htm

构成脉象要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浅深。当外邪侵入机体时,邪在肌表,脉较浮;外邪深入于里时,脉较沉;内伤杂脉位多不浮。 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快慢。脉率快慢性、情绪、运动、饮酒、睡眠等因素有关,发热脉数,阳虚脉迟,情绪激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9.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内涵框架构建_【中医宝典】

...六、中医学诊断治疗疾病主要方法和特点 中医学诊断治疗疾病方法,有辨证论治、辨沦治以及专方专药等,而以辨证论治为主。它集中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优势和特色。 释辨证论治: 所谓“辨”,即分析辨别。所谓“”,即证据,指发病有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8.html

脉象之缓、洪、细、促、结、代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波动小。主虚证气虚血少。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小脉也即细脉,主细脉同。 促脉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2.html

脉象形成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脉脉象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脏器。 气血脉象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6.html

共找到1,061,3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