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二卷。元·戴起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又是歌诀,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异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诀》...
...因此没有一个同样通俗易懂的、正确的脉学著作代替它,想要阻止《脉诀》的流传是不可能的。在此期间虽然还有唐代杜光庭的《玉函经》、宋代崔嘉彦的《四言脉诀》、刘元宾的《脉诀机要》、施发的《察病借南》、元代滑寿的《诊家枢要》等脉学著作,但是这些脉学著作...
...绍兴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之说。王叔和独守寸、关、尺分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者,非也。 慈溪赵继宗曰:脉诀言,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者,非也,心肺居上,为阳为浮;肝肾居下,为阴为沉;脾居中州,半阴半阳...
...体象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短之为象,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也。主病 短主不及,为气虚证。左寸短者,心神不定。短在左关,肝气有伤。左尺得短,少腹必疼。右寸短者,肺虚头痛。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右尺得短,真火不隆。《素问·脉要...
...脉学著作。即所谓“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原书已佚,其具体内容,撰人撰年均无可考。...
...脉学著作。不分卷。清·吴甡选辑。约刊于1710年。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基本上取材于《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学》,后附望、闻、问及小儿色诊。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为宗,删去原《王叔和脉诀》中七表八里九道脉。全书内容辑自前人,...
...脉学著作。不分卷。清·吴甡选辑。约刊于1710年。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基本上取材于《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学》,后附望、闻、问及小儿色诊。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为宗,删去原《王叔和脉诀》中七表八里九道脉。全书内容辑自前人,...
...体象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短之为象,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也。主病 短主不及,为气虚证。左寸短者,心神不定。短在左关,肝气有伤。左尺得短,少腹必疼。右寸短者,肺虚头痛。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右尺得短,真火不隆。《素问·脉要...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汇编》。二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翟氏论脉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书”、“明于心”,以领会脉之真传。书中分述诊脉指法,各脉形状、主病,从症、从脉、相类脉、相反脉、相兼脉等多方面内容,文字...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汇编》。二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翟氏论脉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书”、“明于心”,以领会脉之真传。书中分述诊脉指法,各脉形状、主病,从症、从脉、相类脉、相反脉、相兼脉等多方面内容,文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