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法是由Frens在1973年创立的,制备程序很简单,胶体金的颗粒大小较一致,广为采用。该法一般先将0.01%的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迅速加入一定量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开始有些蓝色,然后浅蓝、蓝色,再加热出现红色,煮沸7~10...
...(一)胶体金的颜色溶胶的颜色决定于分散相物质的颜色、分散相物质的散度和入射光线和种类,是散射光还是透射光,粒子越小,分散度越高,则散射光的波长越短,对同一种物质的水溶胶来说,粒子大小不同,颜色亦不同,胶体金颗粒在5~20nm之间,吸收波长...
...该法是以1982年Muhlpfordt法为基础,1985年Slot与Geuze对该法进行了改良,特点是通过改变鞣酸的用量制备出多种颗粒直径的胶体金,而且颗粒的直径均匀一致,很适合于双标及多标研究。制备3nm、5nm、10nm、15nm的...
...酶免疫渗滤试验。90年代初发展了以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oty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又名滴金免疫测定法(简称滴金法)。在滴金法中不需酶对底物的反应,更加简便、快速,在临床检验中应用日渐...
...当蛋白质的最适稳定量及标记的最佳pH值被确定以后便可进行标记。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用以标记的胶体金的总量计算出所需要的待标记蛋白质的总量。(2)在电磁搅拌下,将蛋白质溶液加入胶体金溶液中(pH已调至PI超过0.5pH),加入蛋白质时...
...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成功与否,取决于pH值,一般只有在蛋白质等电点(PI)略偏碱的条件下二者才能牢固地结合,因此,标记之前须将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至待标记蛋白质的等电点略偏碱。需要提高胶体金的pH值时可用0.1molK2CO3,需要降低...
...手段。近年随着纯化抗原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广泛开展以及标记技术不断提高,免疫细胞化学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不仅用于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而且也用于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等临床实际。组织的多肽和蛋白质种类繁多,具有抗原性。分离纯化人或...
...据美国科学家报道,预示膀胱癌癌前病变的生物标记物可在病理诊断前被检出。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George P.Hemstreet博士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联苯胺暴露组(1788例)和非暴露组(373例),然后检测受试者尿液标本中...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急性事件。因此,在研究心绞痛发病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血浆标记物,对于心绞痛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及治疗...
...Matritech公司和来自Johns Hopkins医院的研究者报告说,他们鉴别出的一种蛋白有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个标记物。 研究者在36名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血液中发现了这种特异的蛋白,在此之前其中8名患者的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