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以八纲为基础理论之方证,既涵方药,亦涵相适应的证,既有理,亦有法;每一个方证都是经过几代、几十代反复实践验证取得的经验总结。 ●方证对应长期应用的经验,产生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六经辨证理论的形成,则更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86.html

经方治疗咳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柴胡汤治疗咳喘,在《皇汉医学和胡希恕的《经方求真》中均有记载,但运用不多。自从跟黄老师学习以后,我逐渐应用,效果颇佳。黄老师认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咳喘适用于体质强壮,体型偏胖,面红,舌暗,腹部充实,下肢有鳞屑表现的患者。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780.html

冯世纶大青龙汤治失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失眠为临床常见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伤寒杂病论》对不寐论述颇多,记载的多个方证至今为临床常用,如酸枣仁汤证、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等。笔者在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学习中,深刻体会了临床经方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212.html

面瘫因于少阳阳明合病 冯世纶临证实录(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认为耳窍病变多属于半表半里证,实证多为少阳病。《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在讲解263条时指出:“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之阳证,阳热在胸腹腔间,半表半里之处,既不可入里,又不可出表,只可向上行于孔窍之间。”《伤寒论》在263条中提到“口苦”、“咽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012.html

准确辨方证 活用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关键在于方证是否对应。经方大师胡希恕教授有句名言,“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并特别强调,“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准确。”这充分说明了用《伤寒论》经方治病辨方证的重要性。 刘渡舟教授曾指出:“《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77.html

郁证病在三阳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阳明,则须大黄兼攻里,人参之补,甘草之缓,反非所宜,故去之。加枳实以治心下坚,加芍药以治腹满痛,故此治少阳阳明并病而见里实心下坚、腹满痛者。”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值得一提的是,胡希恕先生用本方合桂枝茯苓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47.html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论》,以桂枝汤散其外寒,又恐其力不足,乃倍桂枝之量;风寒解后,复以银翘散清宣,然胡希恕认为其力平和,故“多汗渴甚,仍须加石膏”,又得白虎汤之义也。 不仅如此,《伤寒论》更为广博,更论述曰:“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39.html

中医应能十人一方_【中医宝典】

...病机意义上的“证”,如阳虚证、肾虚证等,而后者侧重于辨具体方剂所对应的“方证”,如胡希恕感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现代也有学者指出,辨证论治是一种最基本的临床辨治方法,而辨方症(证)论治则是一种高级的、特殊的辨证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55.html

从少阳太阴治疗心下痞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组成,用于中寒停饮所致心下痞满(或胸满、腹胀)、嗳气、纳差者。冯世纶老师传承其老师胡希恕经验,常以本方加清半夏治疗心下痞满属中寒停饮者。《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指出:“本方加半夏则效尤捷,不问其吐水与否,若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54.html

抽丝剥茧辨方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师胡希恕先生的一段话来阐明六经实质:“基于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必反应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应,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78.html

共找到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