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与血流经肺泡-毛细血管膜(下简称肺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一个物理性弥散过程。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肺泡的面积与厚度和气体的弥散常数。弥散常数又与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相关。此外,气体总弥散量还决定于血液...
...1.气道阻塞性病变 气管—支气管的炎症、痉挛、异物、肿瘤、纤维化短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和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滨留,引起呼吸衰竭。 2.肺组织病变 肺泡和肺间质的各种病变.如肺炎、...
...临床表现有各种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原因不明者称之为原发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根据通气障碍的程度不同,症状也不同,可出现神志淡漠、头晕、头痛、疲劳、嗜睡、多汗,重者可出现视盘水肿、血压增高、应激性溃疡、发绀、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 根据...
...通气/血流(VA/Q)比值公式:VA/Q=肺泡通气量=(500-150)×12=4200(或5000)=0.84(或0.85)肺血流量心搏量×心率(HR)50005850 正常人VA/Q比值约在0.70左右的肺域内保持在0.84~0.85...
...V/Q比增加呈无效腔样通气,即肺泡有通气但血流不足,见于局部血流灌注减少时。可用无效腔量(VD)与潮气量(VT) 比值(VD/ VT)表示,正常为0.3。 肺栓塞、急性肺损伤、ARDS时,VD/ VT 明显增加。ARDS可增至0.75。 V...
...,但最主要因素还是未成熟的肺泡在出生后迟缓而不均匀的发育,未成熟的部分因充气不良而萎陷,较成熟部分的肺泡过度通气呈囊性气肿。 (二)发病机制 由于肺内气体分布不正常,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高,CO2潴留,PaO2降低,而...
.../Q平均为0.8,V/Q比增加呈无效腔样通气,即肺泡有通气但血流不足,见于局部血流灌注减少时。可用无效腔量(VD)与潮气量(VT) 比值(VD/ VT)表示,正常为0.3。 肺栓塞、急性肺损伤、ARDS时,VD/ VT 明显增加。ARDS可...
...改变为肺内血管扩张及动-静脉交通支开放,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肺泡和肺毛细血管氧的弥散障碍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能同时存在,是本病发生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可能加重了缺氧,是次要因素,故认为可能是上述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者呈一定比例地加重(图13-4A)。通常见于呼吸中枢抑制与中央气道狭窄阻塞等所引起的通气不足时。(二)PaO2下降而Paco2变动不大这种血液气体的变化可见于下列情况:1.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功能分流增加时,流经此处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
...肺泡通气量即有效通气量,正常成人静息时约为4L/min。除死腔通气量增加可直接减少肺泡通气量外,凡能减弱呼吸的动力或增加胸壁与肺的弹性阻力或非弹性阻力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肺泡通气不足而导致呼吸衰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