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乙状结肠襻好发扭转,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 乙状结肠过长,而乙状结肠系膜附着处又短窄,近侧和远侧两侧肠管接近,肠襻活动度大,这是容易发生扭转的解剖基础。 2.病理因素 在上述解剖因素的基础上,如盆腔发炎、粘连、瘢痕...
...梗阻进入扭转肠襻,通过结肠镜将软导管置入扭转肠襻,排出大量气体和稀便,扭转多自行回复,症状好转。应该注意在插管的全过程中要缓慢轻柔,循腔进镜,不能用力过猛和盲插,置入的软导管可以保留2~3天。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减少复发,另外也可观察引出粪便的...
...临床表现。 (2)肠扭转:大网膜扭转与肠扭转虽都多为运动后出现,但肠扭转症状表现要重,患者很快出现休克状态,腹部出现不对称性胀大的肠襻,有绞窄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腹部X线亦可明确诊断。 3.胆囊炎、胆石症 经询问病史,查体及B超可明确诊断。 ...
...临床表现 患者多是急性发病,开始表现为突发腹痛,继而腹胀、恶心、呕吐和肛门无排气排便;扭转的肠襻使腹部呈不对称表现,有时可见肠形或蠕动波,腹部压痛,不同结肠段扭转其不同部位的压痛程度也不相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1、盲肠扭转与小肠梗阻相...
...扭转发病时间与病死率的关系,发现小肠扭转2h内施行手术者,病死率0%;扭转6h以上施行手术者,病死率约35%;随着时间的推延,病死率逐渐升高。 手术进腹后首先将因扭转而膨胀的肠袢挽出切口外,仔细检查其系膜扭转的方向和扭转程度,并判断肠袢的生机...
...病情变化,包括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即使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术前凭经验诊断无坏死的病例中,仍有30%左右手术证实已发生绞窄。因此对早期肠扭转在非手术治疗时,可能要冒延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的风险。在保守治疗24h后,当发现症状体征不减轻...
...结肠襻以其系膜为固定点沿系膜的长轴旋转所致的肠腔部分或完全闭塞,称为肠扭转。扭转一般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在180°以上时即可发生梗阻。轻度扭转可以不到1周(360°),重者可达2~3周。发病后一方面可以出现肠腔狭窄和梗阻,另外可因系膜血管...
...%),其扭转程度可达360°或更多,肠系膜也发生扭转,形成闭襻性肠梗阻。时间长可造成扭转肠襻坏死,坏死发生率约占1/4。扭转后回肠末端梗阻,因而造成小肠完全性梗阻。 盲肠部分扭转则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右下腹可触及囊性肿块,自动复位后...
...(一)治疗 盲肠扭转确立,则应按肠梗阻治疗原则进行胃肠减压、补液和应用抗生素。如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或低血容量,应及时纠正、补充。 盲肠扭转原则上应及时剖腹手术,解除肠梗阻、切除坏死肠段及防止复发。根据扭转肠管病变情况采取相应的术式...
...盲肠扭转是指回盲部肠襻的扭转。正常盲肠附着于后腹壁,不会发生扭转。盲肠扭转仅继发于移动盲肠。随着盲肠扭转其附近的回肠和升结肠同时扭转,是肠梗阻的罕见原因,约占肠梗阻的1%。盲肠扭转属闭襻性肠梗阻,可致较早的发生肠管血循环障碍,故危险性较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