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木通5g,甘草6g,板蓝根30g,连翘15g,金银花12g。每日1剂,水煎服。3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6剂睾丸肿痛嗍显减轻,9剂治愈出院。 【按语】 本案辨证属于痄腮毒窜睾腹证。治疗以清肝泻火,活血止痛为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
...。予原方去生石膏、山栀子、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加藿香、佩兰、全兰瓜、焦山楂、神曲各lOg,日1剂,连服3天,腮肿消失,腻苔化尽,胃纳大增,诸5症皆愈。 【按语】 本案辨证属痄腮热毒壅盛证,治疗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方中...
...临证医案,非古也。古人视病不立案语,但书方药。自宋设医学科命题考试医生,取其学问高等者,入太医局。自后医生诊病,相沿先立案语,后书方药,但随作随弃,无有辑之者。如宋之许知可、张季明,明之薛立斋、陈维宜、孙文垣,以及国初喻嘉言、徐大椿辈,...
...、炙麻黄、生栀子),每服1. 5g,1天3次。 l周后,白天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夜间尿床次数也明显减少,有时主动起床小便,或呼醒家长要小便,2周后遗尿未作。继服6周,随访1年未复发。 董廷瑶医案——肾阳不足 周某,男,6岁。 【现病史】 小溲...
...书名。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
...书名。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胃冷仍加重汗出.因成蛔厥吐长虫.病源本属厥阴症.宜用乌梅与理中.蛔厥者.病在厥阴也.蛔入上膈则痛.须臾复止.得食则呕.而又烦.蛔闻食臭复出也.此为脏寒当自吐蛔.与乌梅温脏安蛔.亦有胃冷吐蛔者.此因发汗所致.病在阳明也.宜用理中汤加炒川椒五...
...白豆蔻5g。3剂,水煎服。 服后,症状明显好转,脉搏减为105/分。原方去苦参,再服3剂,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 本案属湿毒内侵,心脉痹阻所致湿热侵心证。治宜清热化湿,宁心安神,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其方用滑石、茵陈蒿、黄芩清利湿热而解毒;辅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