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事论养生经_道家_【文学360】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0.html

老子集注》在线阅读

...更加重要;但前者只有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才是可靠的! 《老子》在理解上存在如下特别的困难 断句。 已经“死”的字或词,如“象帝”。当然,也许这不是什么词,但无论如何,这的确使准确的理解更加困难了。 歧义。即在这篇近乎是“解释”性质的文章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0.html

说明_《老子集注》

...理解更加重要;但前者只有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才是可靠的! 《老子》在理解上存在如下特别的困难 断句。 已经“死”的字或词,如“象帝”。当然,也许这不是什么词,但无论如何,这的确使准确的理解更加困难了。 歧义。即在这篇近乎是“解释”性质的文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8.html

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如果搜罗广泛一点,也许可达到百家以上;其文字也达到了数百万字,好像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而各人的说法,又各不相同,似乎有了“各家老子”或“老学的各家”。 例如某某研究老子的著作,便成了“某老子”;某某解释老子的著作,又成为“某家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7.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对它的解释可以说的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即结合政治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的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的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忠臣孝子的伪装_道家_【文学360】

...我在川西灌县灵岩寺,看到有人书刻在灵泉石壁上的两句话“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便是老子此意,也才是天大的幸福。 老子这几句话,从字面上粗浅一看,似乎非常反对儒家提倡仁义道德,但有几点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老子在世的那个时代,正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太清宫_道家_【文学360】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7.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无以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的是“公仁”、“公爱”,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的方式,来展现他的“有为”、“有私”,所以,老子的无为即有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5.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评析

...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共找到429,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