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评析

...,而是“不德”;老子的“上德”则是“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评析

...这一章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老子思想与全球化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呢?对他的思想又如何评估呢?《天下篇》的作者说他所守的是“雌”(柔弱之意)、是“辱”(受垢之意);所取的是“后”、是“曲”,是“人皆取实,己独取虚”。《荀子·天论》篇也说老子有见与诎,见于信。”这“诎”就是屈曲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4.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评析

...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道家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20.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义来看老子,他所说的,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周易》的卦、交辞中,再三申述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定律。 有与,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的。它的重点,在相生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故事圣人辞世_道家_【文学360】

...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2.html

第三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今从古本。 俞樾曰案……韩非子解老篇作“上德无为无不为也”,盖古本老子如此,今作“以为”者,涉下“上仁”句误耳。傅奕本正作“不”。 谦之案碑本作“以为”,是也。皆川愿老子绎解云“一作‘上德无为无不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4.html

道家哲学思想“”之道_道家_【文学360】

...一,即“有”生于“”。“道”与“”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5.html

道家的教育思想_道家_【文学360】

...主要论点是 一、文化堕落论 老子以 “道” 为本体。“道”与“”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7.html

共找到613,8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