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社会人类真能以此为生活的态度,天下自然太平。乃至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一辈子便是最大的幸福。其实,这正是大圣人超凡脱俗的生命情操。“见素”,“见”指见地,观念、思想谓之见;“素”乃纯洁、干净。孔子在《论语》上亦讨论到此问题。“...
...老子提倡对人要宽和慈柔,不要争胜好强,与自由主义的博爱宽容思想有相似之处。他提出诚信友爱准则:“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他提出待人要“兼而不刺”(58章),亦即待人宽厚、不伤害别人。末章说:“和大...
...既然人的地位有这么的重要,这么的特殊,下面老子便接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如何修道,如何行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千古不易的密语,为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懂了这番话的道理,也就差不多掌握了修道、行道的关键了,在...
...国际形势,我们是主张世界和平,但是不怕霸权主义的战争威吓。这也可以说是老子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进入21世纪霸权主义除威胁社会和平外,还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应该是时代的主题,老子讲“道法自然”就是主张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
...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是唯一把宇宙看成是能量空间的变化循环的哲学家,他的认识是唯一符合人类关于“世界”和“宇宙”这两个概念本质含义的人,在这一点上,他的智慧超越了现代人。用老子思想改造我们的思想,人类就能走出哲学和科学的“...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示不满,有不少批评。它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态度和“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社会政治理想。 《老子》提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政治理想,不免失之消极,但其思想中确也包含了深刻...
...《老子》一书,又称《老子五千文》或《道德经》、《道德真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的养生学论点主要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希言自然”即“少说教,从自然”之意。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指规律,“自然”是指...
...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
...“无为”非“无所作为” 老子看来,人们执于已见而与人争论,是造成社会纷乱之主要症结,想要消除纷乱,人们便须放弃“人为”之标准,而体认大自然之和谐,而且不要妄自创作,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例如庖丁解牛,牛像是庞大的问题摆在眼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