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分析 尿崩症的发生是由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灰白结节、神经纤维束通路和脑垂体的损害,影响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释放和贮存减少,导致adh缺乏或肾小管对adh失去反应,从而出现每天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头部外伤后尿崩症系...
...下丘脑-垂体后叶轴任何部位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时,不论其病因及病变性质如何,都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异常,致使一种或数种激素的分泌过多或减少,临床上表现为各种综合征,例如尿崩症、性早熟症、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等。(一)尿崩症...
...gigantism);在青春期后骨骺已闭合时,则引起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垂体性巨人症表现为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及其他组织的过度生长,致使身材异常高大,内脏器官也按比例增大,但生殖器官如睾丸、卵巢等发育不全,女性病人常无月经,有的并发...
...治疗方法所形成的共识是首选药物治疗,如恢复生育能力为主要治疗目的,首选卡麦角林,在药物治疗效果差或有药物抵抗时考虑经蝶窦手术治疗;对于大腺瘤尤其是有脑神经压迫症状时也可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或垂体放疗,尤其是出现垂体卒中时,...
...放疗和药物三种。手术切除是目前公认的垂体腺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一次性手术切除的肿瘤可以术后辅以放疗或伽马刀治疗。想了解更多?...
...(一)经口鼻蝶入路,适于切除微腺瘤、鞍内大腺瘤及绝大多数向鞍上发展的大腺瘤和巨大腺瘤。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反应较轻。 (二)额下入路,适于切除鞍内大腺瘤和向鞍上发展的大腺瘤和垂体巨大腺瘤。 (三)翼点人路。适于切除鞍内大腺瘤、向鞍上发展的大...
...综合征的一部分。(可表现为尿崩症、、视神经萎缩、,又称作wolfram综合征)。 4.物理性损伤常见于脑部尤其是垂体、下丘脑部位的手术、同位素治疗后,严重的脑外伤后。外科手术所致的尿崩症通常在术后1~6天出现,几天后消失。经过1~5天的...
...本病需与垂体腺瘤、细菌性垂体炎、垂体增生、Sheehan综合征等相鉴别。 1.垂体腺瘤 分泌性垂体腺瘤多有某种腺垂体激素过多的表现,借此可与本病鉴别。分泌性垂体腺瘤中的PRL瘤易与本病混淆,但PRL瘤病人血PRL升高较本病更为明显。无功能...
...尿崩症是由于垂体病变,导致病人排尿过多并引起多饮。每日尿量可达10000毫升以上,临床称为尿崩症。尿崩症根据发病原因又可分为特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特发性尿崩症常无明显病因,少数病例有家族史。继发性尿崩症大多为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
...颅脑损伤后尿崩症是由于颅脑外伤造成下丘脑或垂体损伤,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与释放不足而导致部分或完全adh缺乏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88年12月~1998年12月,我们收治3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36例,男30例,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