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应以知为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兴盛,同时以李可老中医为代表的基层医药工作者,在治疗急危重症时多采用大剂量,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加上近来《伤寒论》中一两折合15.6克的说法得到广泛论证,经方大剂量治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见,似乎临床处方不用大剂量就达不到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2.html

经方治重症 药量须适宜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救治心系重证的主要特点就是重用附子。李老治疗重症,如救治心力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等,为启动真阳,回阳救逆,附子用量常常在100克以上,挽救了不少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患者。 实际上,几千年来,中医发展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量效关系。《伤寒论》经方药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49.html

寒青退热汤治疗小儿发热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3克,藿香10克,寒水石10克,白茅根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主治四时外感时邪,症见发热憎寒,流涕,咽喉肿痛,干咳或不咳,烦躁,夜寐不宁,倦怠无力,纳食欠佳,时有呕吐,腹胀腹痛,大便不调,偶见皮疹或鼻衄,重者惊厥抽搐。热甚者加生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24.html

急性发热_【中医宝典】

...【概述】 发热是指自觉全身发热或体温超过正常标准,又称身热。发热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二类,急症发热多指外感发热,具有起病急、热度高的特点。发热证名出于《素问.热论》诸篇。针灸治疗则首见于《素问.剌热篇》。从秦汉的《素问》、《灵枢》、《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74.html

经方学派的历史发展概略_【中医宝典】

...十七卷,《金剑疭瘈方》三十卷,《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共二百九十四卷。所谓“经方”,即是经验方。因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搜集的。经方,是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它是朴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69.html

经方治小产后不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是以治疗外感病的思维构建的,而该患者显然非外感病。那么将此方广用于内伤病,该从何立论? 从外感立论,此方以温经解表为旨;从内伤立论,该方则以温通太少为法。如何体现是温通而非解表?剂量。原方麻黄、细辛均2两,附子1枚。而在高建忠老师的笔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982.html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产后发热_产后病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外感、血瘀、食滞、气虚、血虚、阴虚等。外感、食滞发热最常见。一般而言产后多虚,出汗较多,失血伤气,腠理不闭,加上生产过程中受凉,外邪极易侵入而引起发热。 又因为产后体虚,习惯于食补而姿食肥甘,胃肠易于积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046.html

小儿外感咳嗽的推拿治疗法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风热咳嗽佐以疏风解表,清热止咳,治疗小儿咳嗽推拿方法是不错的选择。 外感咳嗽多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晰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汗出,口渴,咽痛,发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71.html

药浴治疗小儿感冒发热_百病药浴_【中医宝典】

...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可引起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而不易被小儿接受。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yu/a14932.html

经方”溯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大失掉“经方”以方带证的辨证方法。使用“经方”须把方证前后左右有机地进行联系。要建立“方以载道”的观点。一定将古人的思想性、逻辑性与“经方”的治疗性揉合在一起,“纵然把它碾成 尘,拈来还有香如故”。 《金匮要略》治疗胸痹所用的“栝蒌薤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07.html

共找到167,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