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正周身法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清·廖润鸿撰。本书将全身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编成五言歌诀,并加注释,便于初学者习诵。末附铜人图二张。现存初刻本及1939年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51.htm

经外奇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内迎香二∶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鼻准二∶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耳尖二∶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聚泉一∶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哮喘咳嗽,及...

http://qihuangzhishu.com/313/62.htm

经外奇(杨氏)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内迎香:二。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鼻准:二,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耳尖:二,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聚泉:一。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615.htm

鱼腰_头部正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结膜炎。 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其它】按揉鱼腰可以快速止呃逆。即对于连续打嗝时,可平躺,让他人轻按眉中的鱼腰数分钟,多可使打嗝停止。不过,机制不明。. 类属:中医腧穴。 类别:经外奇。 鱼腰:鱼...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7.html

手与经络的关系_《手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51个,新针穴位15个,感应点34个。经脉腧穴分布在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上,它与经络同属于一个系统。经外奇与经络也同样密切相联系,新针穴位和感应点也是人们通过临床实践和经络的感传现象发现并确定的,它们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3-2.html

截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治疟疾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内服药或针刺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②名。经外奇。《千金要方》:“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屈,从乳向下,灸度头,随年壮。”《经外奇治疗诀》列作经外,名截疟。在乳头直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34.htm

手与经络的关系_《手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51个,新针穴位15个,感应点34个。经脉腧穴分布在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上,它与经络同属于一个系统。经外奇与经络也同样密切相联系,新针穴位和感应点也是人们通过临床实践和经络的感传现象发现并确定的,它们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http://qihuangzhishu.com/136/4.htm

球后_头部正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出针后轻轻压迫局部1-2分钟,以防出血。 类属:中医腧穴。 类别:经外奇。 出处:现代《常用经解剖学定位》。 名释义 本位置在眼球的后方,故名。 定位取法 在面部,当眶下缘的外1/4与内3/4交界处,患者正坐仰靠,轻轻闭目取之。 ...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3.html

徒手救急20_【中医宝典】

...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用于缓解中风、中暑、虚脱、癫痫、癔病等原因引起的晕厥,以拇指切按。 太阳 经外奇。位于头面部,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功用同合谷穴,以拇指揉按。 承浆 任脉。位于头面部,在颏唇沟的中央。用于缓解牙痛,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369.html

经外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分类名。过去称经外奇。简称奇。1991年1月1日始,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部位》改称经外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88.htm

共找到27,3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