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_《本经逢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辛大温,无毒。煨熟用。子名红豆蔻。发明 良姜辛热纯阳,上升入足阳明、太阴二经。为客寒所犯,则逆冷霍乱,腹痛诸病生焉。辛温暖脾胃而逐寒邪,则胃中冷逆自除,霍乱腹痛自愈。甄权治腹内久冷气痛,去风冷痹弱。《大明》主转筋,泻利反胃,解酒毒,消食。...

http://qihuangzhishu.com/633/141.htm

中医治疗噎膈反胃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白鹅膏 白苏梗 草豆蔻(图) 代赭石(图) 东莨菪 东廧子 鹅血 佛手柑 狗宝(图) 枸橘叶 鬼针草 红豆蔻(图) 韭菜 猫胞衣 硇砂 牛羊草结 硼砂(图) 铅 蜣螂(图) 生姜(图) 石碱 王瓜(图) 洋虫 羊胲子 燕窝 紫硇砂 紫苏梗...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yegefanwei.html

高良姜_《药性切用》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辛热性烈,祛寒逐冷,除中脘作痛如冰。子∶名红豆蔻,性稍轻浮,入脾肺而祛寒微炒用。...

http://qihuangzhishu.com/821/82.htm

高良姜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本草》红豆蔻。 【释名】蛮姜(《纲目》) ,子名红豆蔻。 时珍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 【集解】弘景曰︰...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1945.html

高良姜_草部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高良姜(《别录》中品)【校正】并入《开宝本草》红豆蔻。【释名】蛮姜(《纲目》),子名红豆蔻。时珍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集解】弘景曰︰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gaoliangjiang.html

高良姜的鉴别方法_中药鉴别_【中医宝典】

...而叶如山姜。”②唐?苏恭曰:“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人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亦非也。”③李珣曰:“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叶如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嫩者入盐,累累作朵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098.html

中医治疗理气健胃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安龙香科科 高山芹根 红石耳 寄生黄 沙茴香 砂茴香子 细葛缕子 云南红豆蔻果 哉果 珠儿参 中药主治:理气健胃 熟地黄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liqijianwei.html

高良姜_草部_《本草纲目》图文版在线阅读【中医宝典】

...动态 图片 释名蛮姜,子名红豆蔻 气味(根)辛、大温、无毒。 主治霍乱吐泻。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点豉粥。有发吐感觉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gangmu/gaoliangjiang.html

中医治疗脾脏冷气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白术丸 荜澄茄汤 补脾散 沉香丸 赤茯苓散 丁香丸 抵圣丸 诃黎勒丸 红豆蔻散 厚朴丸 京三棱散 木香散 方剂主治:脾脏冷气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pizhanglengqi.html

良姜_《本草撮要》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阳明经.功专温中下气.得茯苓治胃寒噫逆.得粳米治霍乱腹痛.并主治暖痢冷癖.肺胃热者忌之.子名红豆蔻.并用东壁土炒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76/161.htm

共找到3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