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乘雅半偈》蜀粟(纲目)【气味】甘涩平,无毒。【主治】主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同功。根煮汁服,主利小便,止喘满。烧灰酒服,主产难。【核】曰∶蜀粟,即高粱。广雅谓之水稷;又谓之荻粱,食物谓之芦 ,俗谓之芦粟;又谓之蜀秫者是也。...
...《备急千金要方》马通粟丸治少小胁下有气内痛,喘逆气息难,往来寒热,羸瘦不食方。马通中粟(十八铢) 杏仁 紫菀 细辛(各半两) 五味子 石膏 秦艽 半夏 茯苓(各六铢)上九味为末蜜丸,服如小豆十丸,日三,不知加至二十丸。治少小腹胀满方∶ 烧...
...(宋《开宝》) 【释名】米囊子(《开宝》)、御米(同上)、象谷。 时珍曰︰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乃象乎谷,而可以供御,故有诸名。 【集解】藏器曰︰嵩阳子云︰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 颂曰︰处处有之,人...
...目录 《中华本草》粟糠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粟糠 【拼音名】Sù K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目录 《千金》马通粟丸 《备急千金要方》马通粟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马通粟丸【别名】马通粟粒丸【处方】马通中粟18铢,杏仁半两,紫菀半两,细辛半两,石膏6铢,秦艽6铢,半夏6铢,茯苓6铢,五味子6铢。【制法】上为末,炼蜜...
...《本草纲目》罂子粟「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气味」(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主治」1、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2、赤白痢。用...
...目录 《中华本草》野粟 《滇南本草》野粟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野粟 【拼音名】Yě Sù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谷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deniculata(Lam.)Beauv.采收...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尾粟 《中药大辞典》鼠尾粟 《中华本草》鼠尾粟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尾粟 【拼音名】Shǔ Wěi Sù 【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 【来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 ...
...氮氧化物中毒患者的胸部X片可见两肺满布粟粒状阴影。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包括多种化合物,如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 (N0)、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 (N203)、四氧化二氮(N204)和五氧化二氮(N...
...目录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粟壳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粟壳饮【处方】罂粟壳 枳壳 白芍药 陈皮 当归 甘草 诃子 木香 人参 白僵蚕【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涩肠止痢。治久痢滑脱不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