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著作。十卷。唐·陈藏器撰。据《嘉佑本草》所引书传称:陈氏“以《神农本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评价此书“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误谬,搜罗幽隐...
...1、绍介《海上述林》上卷-出自《集外集拾遗》 2、《译文》终刊号前记-出自《集外集拾遗》 3、《文艺连丛》-出自《集外集拾遗》 4、《艺苑朝华》广告-出自《集外集拾遗》 5、《奔流》凡例五则-出自《集外集拾遗》 6、《未名丛刊》与《乌合...
...人部李时珍曰︰《神农本草》,人物惟发一种,所以别人于物也。后世方伎之士,至于骨、肉、胆、血,咸称为药,甚哉不仁也。今于此部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惟无害于义者,则详述之。其惨忍邪秽者则略之,仍辟断于各条之下。通计三十七种,不复分类。旧本...
...调养藏器拾药性之遗,(唐县尉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不厌僻怪,采百药而收单方,《证类》复改为《大观》(宋时蜀医唐慎微撰《证类本草》,后改《大观本草》)。分诸药而配五行,《补遗》推展乎《衍义》。(元末朱丹溪撰《衍义补遗》。)明 炼熬煮之法,...
...《化书》道书名。全称《谭子化书》别称《齐丘子》传五代谭峭作此书,曾求序于南唐大臣宋齐丘,齐丘窃为己作而序之,故有齐丘子名。属富有浓厚哲学思想内容的著作。六卷,一作一卷。唐五代间谭峭撰。约成书于五代南唐时期(十世纪末)。 本书《宋史。艺文志...
...补阙等官敕 记言书事,每切于旁求;补阙、拾遗,未宏于注选。瞻言共理,必藉众才,寄以登贤,期之进善。可置左、右补阙各二员,从七品,左、右拾遗各二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行列次于左右史之下。仍附于令。(《唐会要》五十六) ◇ 御史纠获罪状敕 ...
...,偏傍有误,书籍之所不载,声音之所未闻,或俗体无凭,或梵言存本,不有音义,诚难究诸。欲使坐得明师,立闻精谊,就学无劳於负笈,请益讵假於抠衣。所以一十二音,宣于《涅盘》奥典;四十二字,载乎《花严》真经。(十二音,是翻梵字之声势也。旧云十四音,...
...一是编之作,因幼科诸书,非偏寒偏热之误,便喜补喜泻之殊,予故僭而折衷之,因命曰《幼科折衷》。一凡诸病总论,皆采《内经》要旨以为提纲,继之以历代名医可法之语,间或附以己意成篇,亦从本来,非臆说也。一每论之首,录旧人总括四句,使后学临症时,便...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七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作者采辑从成元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加以折衷归纳,并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其原文则依宋·高保衡、林忆校订本。作者发挥其语言文字学功底,考核比较精详;方解部分...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七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作者采辑从成元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加以折衷归纳,并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其原文则依宋·高保衡、林忆校订本。作者发挥其语言文字学功底,考核比较精详;方解部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