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中脘,经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79.html

痈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歌】痈中脘肿疼,不欬不嗽吐血脓,饮食之毒七情火,候治肠痈大法同。【注】此证初起,中脘必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并无欬嗽,咯吐脓血。由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热聚胃口成痈。脉来沈数者,初服清胃射干汤下之;若脉涩滞者,瘀血也,宜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80-3.html

足阳明之脉_《经络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缺盆而下,下乳内廉,循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下挟脐,历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诸,而入气冲中(即气街);其支者,自属处,起下口,循腹里,过足少阴肓俞之外,本经之里,下至气冲中,与前入气冲者合,既...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kao5716/304-3-3.html

针刺支沟治便秘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肾有密切关系。采用针刺支沟治疗此症,效果显著,简介如下。 取穴:支沟(位于手背腕横纹上3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操作方法:取支沟,常规消毒,用毫针直刺或略向上斜刺,深度1~1.5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36.html

[推拿]脏腑经推拿疗法_【中医宝典】

...前线交点。 以上2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隔肌痉挛、心悸。 (3)3:第6肋下缘与胸骨旁线交点。 (4)4:第6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横指处。 (5)5:第6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6)6:第6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以上4主治胃痉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56.html

脏腑经推拿疗法(二)_【中医宝典】

...胃痛、膈肌痉挛。 5.侧胸部穴位 (1)1:第5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横指处。 (2)2:第5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以上2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隔肌痉挛、心悸。 (3)3:第6肋下缘与胸骨旁线交点。 (4)4:第6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11.html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应.类经.作二寸.金鉴.陷谷条.作从冲阳下行二寸.共非也.素问云.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张介宾曰.即仲景所谓跗阳.说已见.千金翼.脱肛篇曰.冲阳.恐有误谬.载于奇部.解溪(灵枢)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灵枢)腕上(甲乙)系鞋...

http://qihuangzhishu.com/912/53.htm

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各有一个俞,又称“十二俞”,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28.html

天枢治胃胀恶心_【中医宝典】

...10次,就能使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此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接下来是足三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373.html

梁门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方法〗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幽门部)。 主治疾病及...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17.html

共找到76,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