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含意与表现形式入手,以求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所在;沿着医学的轨迹,而不是文人的雅兴 [4] 来探索传统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一、出典与含义“医者意也”初见于《后汉书·郭玉传》 [5] 。其记述如下: 郭玉,和帝 (89...
...具体位置和运用磁针诊疗治病的方法,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医生。 易懂易学是《图解经络康寿圣典》一书的特点,从经络入手学习中医,使学习的人摸得着、看得见。这本书图文并茂,可操做性强,其中选录了50种疾病的诊断方法、82种疾病的调治方法和13种养生方法,...
...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习,重理解、多背诵,打好基础,注重感悟,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中医诊疗技能,“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注重临床实践与疗效永远是中医的立身之本。 笔者认为,中医院校在中医临床课的基础上,应增加一门《临床医案学》,集古代...
...中医禁忌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中医诊疗、预防和保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否定性的行业规范,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并对其后果提出补救与治疗措施的学科。研究禁忌,遵守合理的禁忌,目的在于少犯前入的错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医禁忌,...
...近日读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韩百灵》,诚为著名中医大师韩百灵先生“扶困济危,立命以济民生,立心以全天地”的精神所感动。韩老临证八十余载,历经沧桑,救人无数,治验医案弥足珍贵。余对书中《肉癥》(临证验案选...
...经验录》,书名涵义是以个人的临床经验以羽翼仲圣之经典名著。实际上《翼经经验录》所经治的医案,本书均已予以收录、整理。余氏之医案力求在临床上能取精用宏,并以符合诊疗实用为准则。余氏所主张的“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对外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34人活到90~100岁,12人活到100岁以上。被称为“药王爷”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活到101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确实是稀有之事。 最近欣喜地读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推出的力作——《国医大师谈养生》,该书对现今最具...
...的开拓人之一。他医德高尚,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关于国医大师任继学的详细报道见本报2009年8月27日第四版《中医急症开拓者》。)继往开来 德艺双馨——缅怀国医大师任继学任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任继学(右二)与长春中医药大学同事们共同...
...创造了条件。当时这一类的专著有徐庶遥著《中国眼科学》、陈滋著《中西医眼科汇通》等。唐容川所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也包含有眼科方面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党的中医政策振兴了中医,中医眼科随之迅速发展。1955年起,北京等地先后成立中医...
...这种方法,能打下较好的理论根基,弄清水源木本,备足“后劲”。在初学阶段,尤其在苦背《内经》等典籍时,年轻学子往往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其中奥义,但如能把一些主要篇章条目背熟,到临床后则能激发灵感。另一种是从流到源。就是把后世浅近实用的读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