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导以及分化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p56lck结构和功能特点1.p56lck的结构 p56lck是由lck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56kDa的单链分子,由50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小鼠,lck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人lck基因定位于1号...
...在胞有胞膜外区还含有2~4个纤粘连素结构域。gp130胞浆区酷氨酸磷酸化与信号转导有关。这种结构类型的受体其相应配体IL-6、OSM、LIF和G-CSF在氨基酸序列和分子结构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不同方式的蛋白磷酸化,提示ε和ζ亚单位可能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独立的跨膜信号转导生化途径。目前研究发现,ε链主要介导抗原或超抗原(superantigen)的活化信号;ζ链除介导抗原的活化信号外,还可介导经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如CD2)以及致...
...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一、BCR的组成及功能 二、BCR相关联的分子 三、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一、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分子的鉴定 二、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含量的测定 三、激酶活性的测定 四、细胞核转录...
...T细胞活化中所发生的多种蛋白分子酪氨酸磷酸化提示必需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ase)来拮抗这种作用,通过负反馈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PTPase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主要位...
...分子 三、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一、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分子的鉴定 二、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含量的测定 三、激酶活性的测定 四、细胞核转录因子的分离和鉴定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
...发生改变,以适应微环境的变化和机体整体需要。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跨膜信号转导。在这一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分子不进入细胞。虽然有些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可以发生内化(internalization),但这不是主要的作用方式。这种位于膜表面的受体所...
...信号转导过程中,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含量的高低同信号传递密切相关。目前测定的第二信使主要包括细胞内Ca2+([Ca2+]i)、二酰基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以及环腺苷酸(cAMP)等。1.[Ca2+]i...
...;(4)效应分子改变细胞内信使的含量与分布,(5)细胞内信使作用于相应的靶分子,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过程及基因表达等功能。本节将逐一介绍这一过程的主要环节。1.G蛋白的循环或活化(G Protein Cycle)G蛋白偶联型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
...依赖于外界环境所赋予的各种指示信号。在外源信号的刺激下,细胞可以将这些信号转变为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例如蛋白质构象的转变、蛋白分子的磷酸化心脏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变化等,从而使其增殖、分化及分泌状态等发生改变以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信号转导研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