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_临床治病要方证对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李福海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医院有人说,中医辨证是对人体外在症候表现有机组合,处方则是对不同药物有机组合,最后结果应该是方证相对。我们学习经典时,发现伤寒论以六经为纲进行辨证,每经为病,下列不同的证。如太阳病里有桂枝汤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3-3.html

抽丝剥茧辨方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梳理 患者初诊以失眠、腹胀为最主要症状。腹胀、纳差,脉不浮、不弦,苔腻,提示病位在里。结合便干、口苦,似有阳明之嫌,但口不干、脉不实,提示此腹胀属太阴。在太阴方证中,外台茯苓饮方证与本案较合,冯世纶在中国汤液经书中指出:“本方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78.html

经方喘效快捷 方证辨识是关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学功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师承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形成,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经方理论体系。他专注于经方研究,善用经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我在跟随冯世纶教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80.html

方证对应是一个永恒课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方证对应,这是每一个临床中医毕生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只有研究过程,永远没有结题时候。我们可以总结、传承许许多多方证对应实例(例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总结),但这只是实例而已,并不是方证对应全部。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296.html

半夏泻心汤方证特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等均取得较好疗效。 本方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中原文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之后出现“但满而不痛”痞证,病位由胁下转为心下,故方中不用柴胡,而用黄连,此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干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25.html

每饭后四肢乏力、发抖、拘挛,头昏_【中医宝典】

...后四肢乏力、发抖、拘挛,头昏 李××,女,71岁,本县××镇农民,2006年4月20日诊。 患者诉:每顿饭后即发生四肢发抖、拘挛、乏力,头昏沉不能动,需人搀扶上床休息小时左右后缓解,尤以午饭后为甚2个月余。2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21.html

江南杏林奇葩——龙砂医学说概(上)_【中医宝典】

...形成,还要从宋末元初陆文圭说起。 陆文圭(约1252~1336年),字子方,幼颖悟,南宋咸淳初,年十八即以春秋中乡。宋亡,隐居城东华士,号“墙东”,家居讲授。元帝数遣使驰币聘之,以老疾不果行,卒年八十五岁。陆氏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97.html

中医不可能十人方——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可以说这是人类之福。如果我们医学都走到了实证,没有了思辨,人类也就只能拥有种医学,也就不存在中医学了。 追求实证,我们可能做到“十人”;接纳思辨,我们只能是“十人十方”。 伤寒论可以说是方证对应典型。但序言中也提到:“虽未能尽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46.html

法到活时用即灵——毛进军经方活用心法杂议_【中医宝典】

...□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毛进军近3年来仅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出文章就有50篇左右,内容主要是对仲景伤寒学说研究。在许多人懒于读书今天,作为名整日忙于临床、年均收治患者近8000人次基层医生,能有如此勤奋精神,是非常值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74.html

述评解释_述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叙述并评论,也指种夹叙夹议文字 review;commentary 每周时事述评...

http://hanwen360.com/c/45369.html

共找到1,117,5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