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疔疮初起。用水调白蔹末涂搽。 一切痈肿。用白蔹、赤小豆、网草,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又方: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为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脸上粉刺。用...
...(《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别录》白给。 【释名】连及草(《本经》)、甘根(《本经》)、白给。 时珍曰︰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芨。其味苦,而曰甘根,反言也。《吴普》作白根,其根有白,亦通。《金光明经》谓之罔达罗喝悉多。又《别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白芨散治鼻衄立效。白芨(不拘多少)上为末。冷水调,用纸花贴鼻HT 中。一法,用黄胶汤令软,贴鼻HT 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芨散治小儿肾气不成,脑髓不足。小儿年大,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者是也,宜以药涂之。白芨 柏仁 ...
...目录 《中药大辞典》独叶白芨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独叶白芨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Dú Yè Bái Jī 【别名】糯白芨、小白芨(《云南中草药》),独菇(《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兰科植物云南独蒜...
...《本草崇原》白芨根气味苦平,无毒。主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去,痱缓不收。(白芨近道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生姜、藜芦,三四月抽出一台,开花红紫色,长寸许,中心吐舌,宛若草兰,今浙人谓之箬兰。花后结实,七月中熟,黄黑色,...
...《备急千金要方》白蔹散治风痹肿,筋急展转易常处方。白蔹(半两) 附子(六铢)上二味治下筛,酒服半刀圭,日三。不知增至一刀圭,身中热行为候十日便觉。《是斋百一选方》白蔹散治干湿疮癣,延生或如钱成圈晕,久不效者。天南星(一两) 蝎(一钱) 大...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芨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白芨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芨散 《冯氏锦囊秘录》白芨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芨散【处方】白芨、柏仁、防风(去苗)、细辛(去叶),各一两。【炮制...
...目录 《圣济总录》白蔹散 《普济方》白蔹散 《圣惠》白蔹散 《鬼遗》白蔹散 《魏氏家藏方》白蔹散 《百一》白蔹散 《鸡峰》白蔹散 《鸡峰》白蔹散 《圣惠》白蔹散 《圣惠》白蔹散 《圣惠》白蔹散 《普济方》白蔹散 《圣济总录》白蔹散 《圣惠...
...目录 《鬼遗》白蔹膏 《鬼遗》白蔹膏 《外台》白蔹膏 《圣济总录》白蔹膏 《圣济总录》白蔹膏 《秘传眼科龙木论》白蔹膏 《普济方》白蔹膏 《眼科全书》白蔹膏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白蔹膏 《圣惠》白蔹膏 《圣济总录》白蔹膏 ▼ 相关方剂 ▲...
...近日,解放军第411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观察,确定有活血、止血功效的中药白芨发挥止血作用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溶性成分,二者的作用机制与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关。 中药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块茎,是一种常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