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味辛.无毒.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醋研敷射工毒.芥子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味辛入肺.肺合皮毛.辛温发散.所以发汗.胸者肺之分也.膈者肝之分也.白芥子...
...禀火金之气以生,而白芥又得金气之胜,故味辛,气温,无毒。辛温入肺而发散,故有温中除冷,发汗辟邪,豁痰利气之功。凡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盖取其辛温之性,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有神效。茎叶煮食,动风动气,有疡疮...
...药物发泡灸之一。即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敷贴时间约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用治肺结核,哮喘,口眼㖞斜和关节寒痹等。也有加用它药物专治冷哮的。如《张氏医通》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共为末...
...白芥子(图)辛能发汗.热可温中.入肺胃以搜痰.并走皮间与膜外.宽胸膈而利气.却能散冷耗营阴.(白芥子此芥种类少异.茎叶青白色.其子黄白色.非如食芥之叶青绿色而子紫黑也.味大辛.性大热.入肺胃二经.散寒下气.宽胸膈.利风痰.其辛散之性.食之...
...(荤辛)除胁下皮里膜外风痰白芥子(专入肺)。气味辛温。书载能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非此不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是此义。盖辛能入肺。温能散表。痰在胁下皮里膜外。得此辛温以为搜剔。则内外宣通。而无阻隔窠囊留滞之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痹木。香港脚...
...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有消除胸腔积液的作用。【成分】白芥子含白芥子甙,经酶水解后释放出挥发性白芥子油。芥子碱等。【药理】1、祛痰作用 2、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注意事项】外敷有...
...3~9克。『贮存』装铁箱内加盖,防虫。 目录 《中药炮制》芥子 《中国药典》芥子 《中药大辞典》芥子 《中华本草》芥子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炮制》芥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干燥种子。『常用名』白芥子、黄芥子。『产地』...
...味辛,气温,入手大阴肺经。破壅豁痰,止喘宁嗽。白芥子辛温利气,扫寒痰冷涎,破胸膈支满,治咳逆喘促,开胃止痛,消肿辟恶皆良。...
...芥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温化寒痰、通络止痛的功能。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满、寒性脓疡、关节疼痛等病症。 来源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L.)的种子。黄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Brassica ...
...目录 《本草纲目》芥子酒 《圣济总录》芥子酒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本草纲目》:芥子酒【处方】白芥子250g 白酒1000ml 黄酒2000~3000ml【炮制】将白芥子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3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