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_《丹台玉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无痢疾之名.惟曰滞下.今从病从利.故名之曰痢.然其为症.岂一朝一夕之故哉.盖因平素饮食不节.油腻生冷恣食无忌.或饥饱不时.或冷热不择.停蓄于中.久而不化.又或外感暑湿.内伤七情.行房于既醉之余.努力于过饱之后.所积之物. 炼稠粘.有赤...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taiyuan/649-9-2.html

痢疾_《王旭高临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马 高年下痢,一日夜百余次。舌苔白 ,身热恶心,诊脉细,饮食不纳,痢下五色,皆为忌款。败毒散法初起的是,然须人参扶正和胃。若喻氏痢疾中,五色噤口,不治者多。尚祈商政是荷。参须 败毒散 陈米(荷叶包) 石菖蒲□苗 湿伤于下,风伤于上,热...

http://qihuangzhishu.com/692/8.htm

中医治疗痢疾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 简介 病因 检查 诊断 安宫牛黄丸 败毒散 白虎丹 白虎丸 白术黄芩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汤 百效散 百效丸 保赤丹 保和去滞丸 保和丸 宝灵散 保元化滞汤 八仙丹 荜茇散 槟榔丸 必...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liji.html

痢疾推法_《推拿抉微》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陈紫山曰∶痢分赤白二种。世人莫不曰赤为阳,为热,白为阴,为寒;或曰无积不成痢;或以冷热之法互治,必难取效。不究其原,何可疗治。且四时八风之中人,五运六气之相胜。夏秋人多痢疾,《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岂可拘于无积不成痢之说。岂一岁...

http://qihuangzhishu.com/684/138.htm

痢疾_《万氏秘传片玉心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痢疾不问赤白,皆属湿热,或以赤为热。白为寒者。非也,亦有食积而成者。其治法有补有泄。赤白湿热皆有,但热症腹痛,湿症腹不痛。凡痢有赤,此湿热伤在血分,从小肠中来也。以四物汤加黄连。黄芩、黄柏治之。凡痢有白者,此湿热在气分,从大肠中来也。以...

http://qihuangzhishu.com/787/95.htm

痢疾样大便的检查_痢疾样大便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临床症状 痢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的数小时,最长的8天,多数为2~3天。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家将痢疾分为普通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和慢性痢疾。 (1)普通型痢疾 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因为痢疾杆菌均可产生毒素,所以大部分病人都有...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LiJiYangDaBian342033.htm

痢疾_【中医宝典】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泻,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便次颇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或疫毒所致,临床上分为四型:湿热痢:症状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小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548.html

《医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气门(法二十五条 论三篇 律十一条) 痉病论 痉脉论 风湿论 三气门方 卷四\伤燥(论一首 法十一条 律五条) 秋燥论 秋燥方 卷五\疟证(论一首 法九条 律三条) 疟证论 疟证方 卷五\痢疾 痢疾痢疾方 卷五\痰饮(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index.html

阿米巴痢疾_阿米巴痢疾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阿米巴性痢疾,肠阿米巴病,奇恒痢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寄生于结肠内引起的疾病,常称为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结肠炎。也可从肠道扩延至其他脏器或直接蔓延至...

http://jb39.com/jibing/QiHengLi264576.htm

痢疾(凡十一案)_《湖岳村叟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痢疾总论】古有滞下之名,而无痢疾之称,痢疾之称,乃后人易之耳。试视历年以来,此证多起于夏末秋初之际。夫长夏湿胜,赤日当照,湿热相合,亲上亲下,人在气中,如鱼在水,谁能逃避湿热之邪,感受于不知不觉之中。更兼食生冷瓜果,不知禁忌,及至初秋,...

http://zhongyibaodian.com/huyuecunsouyian/1111-12-0.html

共找到52,5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