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在机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疾病既已...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5.htm

何以察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的概念出自《素问》的“至真要大”里。至,是至高无上;真,不是假的;要,重要。最真实不虚的,最重要的论述就在这一篇里。我们从放在这一篇,而不放在其他篇,就可以看出它确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至真要大”在具体讲述前,有黄帝的一段...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5.htm

少阳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提纲条文其实就是条文,这在太阳及阳明篇中已作过论述,既然是条文,那它的涵义就关系到整个少阳篇。因此,在这一条上必须多花功夫。为了显示条文的重要性,我们还是给它一个格式,就是:“诸口苦,咽干,目眩,皆属于少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4.htm

因病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之生虚奈何?歧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素问·疏五过》:“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有所并。”《内经》只论及虚,但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4.html

审察无失气宜_《丹溪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一毫差误之失。若然,则治病求属之道,庶乎其无愧矣乎。《至真要大》曰∶审察,无失气宜。意蕴诸此。尝谓医道有一言而可以尽其要者,运气是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二气,各分三品,谓之三阴三阳。然天非纯阳,而亦有三阴;地非纯阴,而亦有三阳。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xinfa/650-9-0.html

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该篇数次提到,并强调其重要性,如“谨候气宜,无失”,“审察,无失气宜”,“谨守,各司其属”;又从临床常见的病证中,总结归纳为十九条,即后世所称的“十九条”。对于“”二字的原意,...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2.htm

十九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素问·至真要大》对的十九条论述。前人从实践中把某些类同的证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列为十九条。《素问·至真要大》:“愿闻如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58.htm

痛证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也可以单独出现。究其因病,历代医家多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诸痛属心”论治。 不通则痛 不通则痛是指由于外感之邪、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致经脉闭阻不通,阴阳之气相搏,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出现疼痛。 中医学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433.html

气血失衡是心脑血管病的基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国内文献认为众多心脑血管病主要辨证分型有痰火扰心、饮阻心阳、心血瘀阻、心阳虚弱、心阴虚弱、脑脉受损、脑髓空虚等。然而这些的共同特点都与气血失衡变化有关。 心脑生理与气血的关系 人体各种生理活动与新陈代谢均与气血温煦和濡养有关,故《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934.html

十九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知道了与气宜的这个关系,黄帝接着问:“愿闻如何?”岐伯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像这样的,岐伯一共回答了十九条,这就是著名的十九。我对十九的研究虽说不上很深,但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6.htm

共找到188,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