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片剂治疗肝病又有突破。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复方鳖甲软肝片通过多环节、多靶位,发挥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近日,全军传染病病理专业组组长、解放军302医院病理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景民宣布,他们进行的“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
...防卫系统被激活,发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而组织损伤随后会启动修复反应,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当这种修复反应过度、过强及失调时,致使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最终导致器官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降低甚至丧失,这就是器官组织纤维化。 慢性...
...,PⅢNP或PⅢP)的平均下降指数。结果 治疗后HA、PⅣNP、GCA平均下降指数,治疗组分别为54.8%,39.8%,70.5%;对照组分别为13.53%,19.3%,46.5%。治疗组反映肝纤维化的各项血清学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一)治疗 由于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异常复杂,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以祛除诱因、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降低血氨、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调、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 1.祛除诱因 许多...
...血细胞减少,故宜谨慎使用。疗程中应定期追查血常规,及时调整剂量或停用。 4.抗纤维化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胶原合成,或促进胶原分解。骨化三醇(1,25-双羟维生素D3)具抑制CFU-Meg增殖,从而降低成纤维细胞活性因子水平,减少胶原...
...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纤溶酶,血浆素)、纤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活性。据悉,北京中医药大学细胞与生化实验室的郭顺根等进行了有关实验,从离体的角度观察了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能有效抑制NF-κB的活化和表达,为药物抗肝纤维化机制从源头上阻断胶原基因的表达提供了实验依据。(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供稿) ...
...临床表现 人类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多数发展较为缓慢,从肝细胞的损伤、炎症、坏死、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增生和沉积,有的需要经过数月至数年之久,平均约3~5年的时间。由于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即使肝纤维化处于活动期,病人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使...
...和PDGF蛋白表达,中药组分别低于秋水仙碱(P<0.05)和对照组(P<0.01)。提示中药能抑制HSC增殖,下调TGF-β1和PDGF蛋白及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该药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刘殿武认为,HSC在肝纤维化的发展及肝内...
...先天性肝纤维变性 先天性肝纤维化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先天性畸形,以门管区结缔组织增生、小胆管增生为特征,病程后期一般均会导致门脉高压症,50%的患者可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Kerr等(1961)首次将该病命名为先天性肝脏纤维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