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1小时内突然死亡。猝死常见于冠心病等各种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脑栓塞、气道阻塞以及各种创伤等。其机理大多为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或心脏、呼吸骤停。美国每年猝死60万人左右。中国因人口多,估计每年猝死人数与此总数接近...
...占全部心脏病死亡人数的40%~50%。猝死的病例中,有80%~90%的病人死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发室颤。其余10%~20%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和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电活动,但听不到心音,多为心脏破裂造成的)。因此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一、抗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而改变细胞是电生理特性,针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可将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概括如下:(一)降低自律性药物抑制快反应细胞4相Na+内流或抑制慢反应细胞...
...表5-1列举了几种可以引起猝死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占半数以上。对于冠心病猝死的机制、诱因、防治等研究资料较多,本节将主要论及这方面的问题。其他原因的心脏猝死发生率较少,研究不够详尽,已知的病理生理与冠心病猝死相似。表...
...根治,成功率达90%。现分别叙述如下。 (1)电击复律:利用短暂的电击,使心脏所有起搏点同时除极,从而消除异位起搏点并中断各折返途径,可有效地终止各种快速心律失常,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一般采用体外同步直流电击术,除颤器于心电图R波触发放电,...
...(一)冲动传导异常--折返 折返是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机理。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是:①心脏的两个或多个部位的电生理的不均一性(即传导性或不应性的差异),这些部位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潜在的闭合环;②在环形通路的基础上一条通道内发生单向...
...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1届北美心脏节律与电药理学第三方面的贡献将是确定作为心源性猝死等的特定基因型危险因素。 其他学者讨论了心动过速和过缓的起搏器治疗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的起搏器会变的更小而更智能化,可感应心脏的生理状态并据此进行相应的...
...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 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 的临床资料,当...
...的电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三者和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1. 自律性 部分心肌细胞能有规律地反复自动除极(由极化状态转为除极化状态),导致整个心脏的电-机械活动,这种性能称为自律性,具有这种性能的心肌细胞称为...
...电—机械分离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所有猝死病人中可占70%。其病因有心脏破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包填塞,心脏内出血,高血钾,严重心力衰竭,继发于乳头肌断裂时大量二尖瓣返流,短暂整个左心室缺血所致左心功能不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